范至能游灵石录示诗仙留题云 其二
鼎峙傲睨绝景,挥毫想见凌云。
落落真筌玉子,步虚宁作吴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矗立之地是绝世风光,挥洒笔墨间仿佛已抵达天空之巅。尽管卓尔不群,却又坚守真知,行走天地之间岂能与那清高脱俗的吴筠相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范至能:即范成大(1012年-1067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2. 灵石: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的西大门。
3. 鼎峙:指三足鼎立之势。这里比喻山西境内的名山五台山、恒山和燕山。
4. 傲睨:傲慢地斜视,形容目空一切的样子。
5. 绝景:极致的美景。
6. 挥毫:指执笔书写。
7. 凌云:形容诗文或书法超尘脱俗。
8. 落落:言其鲜明突出。
9. 真筌:真实的道理或技艺。
10. 玉子:唐代道士王远知,世称“玉子先生”。这里借指李洪自己。
11. 步虚:神话传说中仙人以云为阶,步行空中。
12. 吴筠:唐代著名道士,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与李洪同为道家学者。这里用吴筠作为比较对象,表达李洪的志向。
去完善
赏析
《范至能游灵石录示诗仙留题云 其二》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鼎峙傲睨绝景,挥毫想见凌云”起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接下来,作者通过“落落真筌玉子,步虚宁作吴筠”的诗句,表达了他在欣赏美丽山水的同时,也向往着与神仙相会的意境。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广阔的心境和高洁的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范至能游灵石录示诗仙留题云 其二》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王朝,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李洪的生活和人生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担任过一些官职,但因为时局不稳,政治斗争激烈,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也使得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命运。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一方面,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北方的金朝入侵,导致南宋疆土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为李洪的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这首《范至能游灵石录示诗仙留题云 其二》中,李洪通过描绘范至能游历灵石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古人诗仙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反思,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珍视。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李洪的人格魅力和卓越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