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顾昔日荒芜的京城与园林,
仍然是翠绿掩映中的浅浅红色。
春天的气息已经所剩无几,夕阳西下,
燕子翻飞于窗帘之上。
看不见,看不见,
那座曾经繁华的庭院如今已被花落满地所掩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芜城:荒废的城市。2. 旧苑:指旧的花园或宫殿。3. 翠深红浅:形容草木的绿色和红色。4. 春意已无多:春天的景象已经不多了。5. 斜日:夕阳。6. 飞燕:燕子在飞翔。7. 不见:看不见。8. 门掩落花庭院:门关着,落下的花瓣洒满了院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词,以回忆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回首芜城旧苑”表达出诗人对于过去的怀恋,以及对当下环境的感慨。接下来的“还是翠深红浅”则描述了当前的季节特征,翠绿的树木和红色的花朵已经不再是春天的鼎盛时期,而是逐渐走向凋零。同时,春天已渐行渐远,象征着美好的时光消逝。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斜日满帘飞燕”这一画面,进一步表现出了春天的衰落,夕阳西下,燕子纷飞,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奈与伤感。最后,诗人用“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表达了内心的失落和对过去的追思。整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世纪末期,正值北宋末年动荡不安的时期。在那个时候,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李之仪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经受到朝廷的重用,担任过中书舍人等官职,但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因为政见不合而被贬谪到偏远的地区。尽管生活困苦,但李之仪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在地方上兴办教育,关心民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间疾苦不断。然而,朝廷却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反而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局面更加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之仪创作了这首《如梦令》,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