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 太行路 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行路之所以艰难,并非因为山水险阻,而是因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变化无常。
去完善
释义
左纳言、右纳史:古代官职名称,象征亲近皇帝的官员;朝承恩、暮赐死:早上受到宠信,晚上便可能被赐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险恶与人心的复杂,深刻揭示了人情反复的主题。开篇以“太行之路”和“巫峡之水”起兴,将自然界中的危险与人心的叵测进行对比,突显后者更为可怕。接着,诗人借用夫妻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位妻子因丈夫变心而遭受的痛苦,借此隐喻君臣之间的不稳定关系。
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人心善变的特点,“好生毛羽恶生疮”一句尤为精妙,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极端反差。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扩展主题,从夫妻关系延伸至君臣关系,引用历史事实(如“朝承恩,暮赐死”)说明权力场中的残酷现实。最后一句点明主旨:“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这是全诗的核心思想,也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又富有哲理,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又蕴含普遍的人性洞察,堪称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白居易已历经宦海沉浮,对世事人情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他目睹了君臣关系中的薄情寡义,联想到夫妻关系中的变化无常,遂以夫妇关系为喻,讽谏君臣关系的不终。在那个时代,许多官员早上还受恩宠,晚上就被赐死,这种人情反复、世态炎凉的状况让白居易深感痛心,于是他借助这首诗表达内心的愤懑与无奈,也揭示出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与险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