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子(咏梅)
天生玉骨冰肌。瘦损也、知他为谁。□寒底、傲霜凌雪。
不教春知。高楼横笛试轻吹。要一片、花飞酒卮。拚沈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生丽质,身材瘦弱,但我知道她是为了谁而消瘦。她在寒冷的冬天里,顶着风霜,傲然挺立。
不要让春天的信息传到她的耳边。她登上高楼,试着轻轻地吹奏横笛。她希望能吹落一片花瓣,让花瓣飘落在酒杯中。她愿意喝得烂醉,把帽子歪斜地插在帽子上,然后折取南边的那枝梅花。
去完善
释义
《沙塞子(咏梅)》注释:
1. 沙塞子:词牌名,此词以咏梅为题。
2. 天生:自然生成,天然形成。
3. 玉骨冰肌:形容梅花的美丽姿态,如玉石般晶莹剔透的枝干,冰雪般洁净光滑的花瓣。
4. 瘦损:指梅花经过严寒的摧残,呈现消瘦的样子。
5. 为谁:表示原因,因谁而致。
6. □寒底:原文此处缺失一字。
7. 傲霜凌雪:表达梅花抵抗风霜严寒的品质。
8. 不教春知:不让春光知道梅花的存在,喻指梅花不与桃李争艳。
9. 高楼横笛:在高楼上横吹笛子。
10. 试轻吹:轻轻吹奏。
11. 要一片、花飞酒卮:意思是希望有一片梅花飘落至酒杯中。
12. 拚沈醉:甘愿陶醉于美景之中。
13. 帽帘:古代头巾的一种。
14. 折取南枝:南枝即朝南的树枝,向阳处较易生长,折取南枝寓意选择最佳的资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沙塞子”为题,咏赞梅花的高洁品格和美丽形象。首句“天生玉骨冰肌”描绘出梅花独具一格的风貌,以其天然丽质、婉约风韵,展现出她的秀外慧中、独立不倚。接下来,诗人用“瘦损也、知他为谁”表达梅花的孤寂与坚韧:即使饱受风雪的摧残,她仍然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尚。在严寒的环境中,她依然傲然挺立,体现了她的顽强生命力和坚毅品质。
下片词句则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优雅姿态和美丽景致。通过描述梅花在春风来临之际翩翩起舞,花飞如雪,酒液如诗的画面,凸显了梅花娇柔而又艳丽的特点。作者还巧妙地将梅花的精神风貌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向往美好事物和珍惜美好时光的意愿。最后两句“拚沈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则暗含作者对梅花的强烈钟爱和亲近之感,充分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沙塞子(咏梅)》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一首咏物词,创作于北宋时期。这首词以梅花为对象,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香气和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高尚品质及精神世界的赞美之情。
在宋代,文人墨客多喜爱咏梅、颂梅,以此表现个人情操。葛立方生活于北宋时代,正值国家繁荣稳定,文人雅士崇尚文化修养,文学创作兴盛之时。在此背景下,葛立方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借物抒发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时的社会,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葛立方作为文坛才子,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这首《沙塞子(咏梅)》正是葛立方在这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氛围下创作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