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胡尉韵
便觉寻春负一筹,老怀无复少年游。
茶桑天似鹅黄酒,杨柳花飞狐白裘。
试问独醒观众醉,何如一笑失千忧。
不知多少人间事,付与溪声自在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觉错失了春日的好时光,如今心境已不如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茶园中的叶子像黄鹅酒一般诱人,杨柳花纷扬犹如狐狸的白毛皮。
试着问,孤独清醒的人看着众人沉醉,哪比得上大笑着忘却许多烦恼忧愁呢?
多少世事都不知所措,全留给山间溪水自然地流淌吧。
去完善
释义
1. "寻春":指寻找春天的美好时光。在这里,作者认为自己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刻,有些遗憾。
2. "一筹":表示一点点差距或不足。这里作者自嘲在享受春天美好方面稍逊一筹。
3. "老怀":作者对自己年纪的一种谦虚表述,实际是说自己已经年老了。
4. "无复少年游":是说作者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能自由自在地游玩了。
5. "茶桑":茶树的叶子,这里用来形容天的颜色。
6. "鹅黄酒":一种酒名,这里用来形容天的黄色。
7. "问":向别人请教。
8. "独醒":原意是在酒宴上保持清醒,这里比喻超脱世俗的醒悟者。
9. "众醉":与“独醒”相对,意思是其他人还沉迷在世俗之中。
10. "何如":如何,怎样。
11. "失千忧":忘却所有的忧虑。
12. "不知多少人间事":表示对人间世事无法一一了解清楚。
13. "付与":交给,托付给。
14.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
15. "自在流":自由流淌的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年迈时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春天的热爱。首联“便觉寻春负一筹,老怀无复少年游”,通过对比年轻时和年老时的出游情况,表现了诗人逐渐衰老的现状。诗人觉得如今踏青已经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充满乐趣了。
颔联“茶桑天似鹅黄酒,杨柳花飞狐白裘”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景色:天空湛蓝,如同鹅黄色的酒;柳絮飘飞,如同一件白色的狐皮大衣。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景。
颈联“试问独醒观众醉,何如一笑失千忧”中,“独醒”和“众醉”是两种生活态度的对照,意味着清醒看待事物的人往往比沉浸在欢乐中的人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诗人提出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选择清醒还是沉醉?最后他选择了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并提议放弃一切忧虑。
尾联“不知多少人间事,付与溪声自在流”,则是诗人认为人世间的种种纷扰,就像溪水的声音一样自然流淌而去,不必太过在意。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用胡尉韵》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但在宋金对抗的战争中,国家和人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方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官场上并未能得到重用。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疾苦,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百姓喜爱,他的作品以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创作《又用胡尉韵》这首诗时,方岳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虽然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他对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感到不满,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现实感到忧虑。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