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昙珠昙规二禅者归湖外乞诗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昙珠昙规二禅者归湖外乞诗二首 其一
淑气纷花药,喧风乐鸟乌。 山僧来访别,稚子竟传呼。 喷玉渥洼种,行沙沧海珠。 湘天多过雁,能寄尺书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新香气弥漫鲜花与草药,欢快风声伴随鸟儿和乌鸦。 山间僧人前来道别拜访,孩子兴奋地传达信息。 瀑布如同骏马奔腾,沙滩上行走如行珠走盘。 湘江天空常常飞过归雁,能否托它们传递一封书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淑气:即指春天美好的气息。淑,美好。 2. 花药:花草树木的香气。 3. 喧风:热闹的风俗习惯或事件。 4. 鸟乌:鸟儿啼鸣的声音。 5. 山僧:出家人,这里指在山林修行的僧人。 6. 访别:探访告别。 7. 稚子:小孩子。 8. 传呼:大声呼唤。 9. 喷玉:形容马匹奔跑时飞溅起的如同白玉般的水花。 10. 渥洼种: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11. 行沙:沙漠地区。 12. 沧海珠:大海里的珍珠。 13. 湘天:湖南一带的天空。 14. 过雁:飞过的雁群。 15. 尺书:书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抒发了他与朋友分离时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景物、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深厚情谊。 首联“淑气纷花药,喧风乐鸟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心情。春天里的花香鸟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友谊的纯真和珍贵。 颔联“山僧来访别,稚子竟传呼”则通过描述山僧来访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在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山僧的到来,意味着诗人的离别时刻即将来临,而孩子们的欢呼声则凸显了这场离别的哀伤。 颈联“喷玉渥洼种,行沙沧海珠”则以马踏飞燕的传说和对大海珍珠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赞誉。这两句诗句寓意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珍贵的宝石,永不褪色。 尾联“湘天多过雁,能寄尺书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诗人以大雁传书的典故,寄托了对远方的朋友的牵挂之情。他盼望着有一天,能通过书信传递彼此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昙珠昙规二禅者归湖外乞诗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李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宋与金朝的对抗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国力衰弱,而北方的金朝则势力强大。这种政治局势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感到忧虑和不安。李彭本人也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这一特殊时期,李彭结识了两位高僧——昙珠和昙规。这两位僧人游走四方,寻求心灵的解脱。他们来到湖外(今湖南一带),向李彭乞诗留念。李彭有感于他们的修行精神和自己的境遇,写下了这两首诗。在这首《昙珠昙规二禅者归湖外乞诗二首 其一》中,李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