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杨花飘零、杜鹃鸟悲啼之时,我听说您要途经五溪到龙标去。
让我把满怀的愁绪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陪伴您一直到夜郎之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标:古地名,今湖南省黔阳县。
2. 五溪:湘黔交界处的五条溪流,这里指代龙标一带。
3. 夜郎西:泛指贵州西部地区,当时是荒僻之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杨花落尽、子规啼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不幸遭贬的关切和同情。首句以“杨花落尽”象征时光的流逝,暗示了友人被贬谪的时间已经不短;而“子规啼”则寓意着诗人的忧虑和焦虑。第二句中“闻道龙标过五溪”传达了诗人听闻友人被贬到遥远之地的不幸消息。
最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他想象自己的愁心寄托在明亮的月光中,随着月光照亮友人的旅途,一路陪伴着他抵达遥远的夜郎之西。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诗人借助神奇想象来慰藉内心的情感世界。
总之,这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关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一首抒发友情和离愁的七言绝句。在这一年里,李白的友人王昌龄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被任命为龙标尉。得知这一消息后,李白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此表达对王昌龄的关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但朝政却日益腐败,宦官弄权,忠臣遭受排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正直之士被迫离开朝廷,担任地方官员或隐逸山林。而李白本人也在宫廷斗争中受到牵连,被逐出长安。因此,这首诗既是表达李白对朋友的关心,也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