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亭龙潭
清潭千古照悬崖,崖上飞流动地来。
咫尺语言闻不得,夕阳佳景更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水潭千年以来照亮着悬崖,崖上的瀑布如同飞舞的流云般直泻地面。近在咫尺的语言无法听闻,只能在夕阳美好的景色中徘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渊亭龙潭:景点名。
2. 清潭千古照悬崖:形容龙潭的深度和清澈度,用“千古”来形容时间之久远。
3. 飞流动地来:描述瀑布或者流水在岩石上的形态,用“动地”来形容声音之大。
4. 咫尺语言闻不得:由于环境过于安静,即使离得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5. 夕阳佳景更徘徊:在美丽的夕阳景色中流连不舍,徘徊不定。
去完善
赏析
孔武仲的这首《玉渊亭龙潭》生动描绘了龙潭的景象。“清潭千古照悬崖”形容龙潭深邃清澈的水面映照着险峻的悬崖,凸显出龙潭静谧且壮美的氛围。而“崖上飞流动地来”则描绘了瀑布从悬崖倾泻而下,流入龙潭的景象,展现了水流的动感与生机。
接下来,诗人通过“咫尺语言闻不得”传达了龙潭环境的幽静之感,即使离得很近也无法听到声音。最后一句“夕阳佳景更徘徊”描绘了在夕阳下观赏龙潭美景的时刻,人们为之驻足、流连不已。
全诗以精炼的文字呈现出龙潭清幽的美景,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在此情境下的悠然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子热衷于描绘自然景物并抒发情感,孔武仲便是其中一员。他在闲暇之余游览名胜古迹,记录各地风光,此诗《玉渊亭龙潭》便是在游历期间创作的。孔武仲在翰林院任职,作为读书人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抱负。然而,在这个时期,北宋政坛斗争激烈,朝臣们各自为营,政治风气日趋腐败。这一现象让孔武仲倍感忧虑,而龙潭中的幽深意境恰好表达了他的心境。
孔武仲的诗歌语言典雅,结构严谨,注重形式美,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想法。这首诗通过描述龙潭的深邃幽静,寓意了现实的黑暗和人们内心的困惑。诗人借龙潭的幽深来暗喻官场的腐朽,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士大夫阶层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