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

标题包含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
晚风恶。墙外杨花正落。秋千罢、人在琐窗,犹怯春寒下帘幕。多情倦绣作。恰了棠梨半萼。移金雁、应是自调,尽寄深情与弦索。数声白瓴雀。又歇拍多时,娇甚弹错。新声旧谱多忘却。想红香憔悴,锦书缭邈,匆匆前度见略略。甚如在天角。雾阁。闭银钥。柰梦断行云,青鸟难托。三生书记情缘薄。记旧家歌舞,那时行乐。桃枝人面,问酒家,负旧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号蜕庵,又号蜕岩、蜕翁,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他是元代后期至明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元末两大诗家”。 张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幕下的风轻拂。围墙外的杨柳絮飘零。荡秋千的姑娘收起了心绪,依然惧怕那寒气微凉的春暮时节。她低垂着窗帘,幽寂的心绪,犹如凋谢的花朵。她那刺绣的手,倦意浓浓,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海棠半开的模样。她优雅地拨动着琴弦,就像一只雁儿翩翩起舞,将自己的柔情万千寄托在音符中。 鸟儿唱着歌,声脆如玉。它们不断地换着调子,不停地弹奏着欢快的乐章。这些新曲旧谱她已经忘却了很多。曾几何时,那含苞待放的花蕾,如今已凋零枯萎。那段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渐行渐远,杳无音信。当初相遇的喜悦,也已在遥远的天边消逝。如今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然而云雾笼罩,青鸟也无法将这美好传递给她。往日的缘分已成过眼云烟。回想那过去的时光,歌舞升平,欢歌笑语。而如今桃花依旧笑春风,她却只能黯然问酒楼,辜负了那美好的约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兰陵王:词牌名,此词表达的是词人在临川寓舍听闻古筝时的感受。 2. 临川:地名,位于江西省抚州市。 3. 杨花:即柳絮。 4. 秋千:古代习俗,每逢清明节踏青荡秋千。 5. 琐窗:装饰繁杂的窗户,这里借指房间。 6. 怯春寒:因天气寒冷而害怕出门。 7. 多情倦绣作:形容情感丰富的人对刺绣失去兴趣。 8. 棠梨:一种植物,春天开花。 9. 半萼:萼片的一半,这里表示花朵初开。 10. 金雁:古筝的代名词。 11. 自调:自己调整古筝音律。 12. 尽寄深情与弦索:用琴弦寄托深厚的感情。 13. 白瓴雀:古代乐器中的一种鸟鸣声。 14. 歇拍:音乐中的一个环节。 15. 娇甚弹错:形容女子弹奏古筝时的姿态美丽而错误。 16. 新声旧谱:新的乐曲和旧的曲谱。 17. 红香:香气四溢的花卉。 18. 锦书:用彩色丝线织成的书信。 19. 缭邈:形容距离遥远。 20. 前度:上一次。 21. 甚如在天角:好像离得很远。 22. 雾阁:云雾弥漫的山间楼阁。 23. 闭银钥:关闭门窗,隐喻孤独寂寞。 24. 梦断行云:梦境中的美好事物消失。 25. 青鸟难托:青鸟无法传递信息。 26. 三生书记:古代传说中的掌管三生轮回的书。 27. 情缘薄:缘分淡薄。 28. 记旧家歌舞:回忆曾经的歌舞升平。 29. 桃枝人面:形容美丽的容颜。 30. 酒家:卖酒的地方。 31. 负旧约:辜负了过去的约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丰富,既有景物如“墙外杨花正落”,又有人物如“犹怯春寒下帘幕”,更有具体的活动如“晚风恶”和“秋千罢”。 其中,晚风恶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寒意,墙外杨花正落则勾勒出春日的美好景象,而“犹怯春寒下帘幕”则表现了人们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候仍然会感到寒冷的情境。 而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多情倦绣作”和“恰了棠梨半萼”以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多情和慵懒,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再接下来的句子中,“移金雁”和“应是自调”则是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感慨。 之后的描述,如“数声白瓴雀”和“又歇拍多时,娇甚弹错”等句子,则以生动的音乐形象,展现了古筝的独特韵味。 最后的几句,如“想红香憔悴,锦书缭邈,匆匆前度见略略。甚如在天角。雾阁。闭银钥。柰梦断行云,青鸟难托。三生书记情缘薄。记旧家歌舞,那时行乐。桃枝人面,问酒家,负旧约。”则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这首词,是元代诗人张翥在临川寓所听到筝声后所作。据史料记载,该诗创作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这一年,张翥已经71岁。 在这个时期,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作为元朝的官员,张翥的一生也历经磨难。他曾担任过国子助教、翰林待制等职,后因宫廷争斗受到牵连,被降为江西行省郎中,晚年寓居江西临川。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不聊生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感慨和忧虑。 在这首词中,张翥以“兰陵王”为题,借用古代英雄的悲壮故事,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用“临川寓舍闻筝”这一场景,描绘出一幅乱世中的百姓生活画卷,表达了自己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