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家叹

标题包含
田家叹
五月之初四月尾,菖蒲叶长楝花紫。 淮乡农事不胜忙,日落在田见星起。 前之不雨甫再旬,秧畴已复生龟纹。 近者连朝雨如注,麦陇横云欲殷腐。 如今麦枯秧失时,举手仰天祷其私。 秧恶久晴雨害麦,兼收并得宁庶几。 餠托登盘米藏庾,侬家岁寒无重糈。 岂知送日戴朝星,凡几忧晴几忧雨。 吾侪一饱信关天,下筯敢忘田家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造(1012年-1067年),字天祚,号刚简,江苏高邮人。北宋官员、文人。 陈造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都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五月初至四月底,菖莆叶片生长,楝树花开紫色。 淮乡的农民忙得不可开交,日落时分还在田间劳作,看见星星升起。 不久前,连续两周不下雨,稻田已经生出龟裂纹理。 最近几天,连续下雨如同倾注,麦田垄间被云彩覆盖,仿佛要腐烂。 现在麦子枯萎,插秧也错过时机,农民们只能举手朝天祈祷。 秧苗厌恶长久的晴天和雨水,这样会影响麦子的收成,希望能兼顾两者。 盘中的饼和米都藏起来,我们家里在寒冷的日子里没有多余的食物。 哪里知道在白天劳作,晚上戴着星光休息,多少次担忧晴天又担忧雨天。 我们的温饱确实关乎天气,在吃饭时怎能忘记农民的辛苦呢。
去完善
释义
《田家叹》陈造注释: 1. 菖蒲:植物名,生于水边或湿地。 2. 楝花紫:楝树的花呈紫色。 3. 淮乡:淮河一带的乡村。 4. 不胜忙:非常忙碌。 5. 日落在田见星起:形容农民在田间劳作,日落时分仍在劳作,可见星星升起。 6. 甫再旬:刚过了二十天。 7. 秧畴:秧苗种植的地方。 8. 生龟纹:田地表面出现龟裂现象。 9. 连朝雨如注:连续几天的大雨。 10. 麦陇横云:形容麦浪翻滚的景象。 11. 欲殷腐:形容麦穗饱满。 12. 秧失时:插秧错过了最佳时机。 13. 举手仰天祷其私:向上天祈祷以寻求慰藉。 14. 秧恶久晴雨害麦:指久晴会损害秧苗,雨水过多则会损害麦子。 15. 兼收并得:同时收获水稻和麦子。 16. 宁庶几:希望这样能够稍微安心。 17. 饼托登盘米藏庾:指的是盘中摆放着糕点,仓库里藏着粮食。 18. 侬家岁寒无重糈:指在寒冷的冬季,我家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19. 送日戴朝星:整天忙着劳作,顾不上看日出和星星。 20. 吾侪一饱信关天:我们的温饱问题似乎完全取决于老天。 21. 下筯敢忘田家苦:吃饭时怎么能忘记农民的辛苦呢?
去完善
赏析
《田家叹》是南宋诗人陈造的一首描绘农民生活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农民的劳作、气候以及生活情况的描述,展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和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首联“五月之初四月尾,菖蒲叶长楝花紫”交代了时间背景,点明了季节更替的情景,暗示了农忙的开始。颔联“淮乡农事不胜忙,日落在田见星起”则进一步强调农民的忙碌状态,他们在田间劳作至日落,直至夜幕降临,星星闪烁,仍然在田里辛勤耕作。 颈联“前之不雨甫再旬,秧畴已复生龟纹。近者连朝雨如注,麦陇横云欲殷腐”描述了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水稻和麦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诗人通过对比“不雨”与“雨如注”,表达了农民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失。 腹联“如今麦枯秧失时,举手仰天祷其私。秧恶久晴雨害麦,兼收并得宁庶几”表现出了农民面对灾害时的无奈和祈求。他们祈祷能够风调雨顺,保证庄稼的正常生长。这里,诗人展示了农民的勤劳、乐观以及对丰收的渴望。 尾联“饼托登盘米藏庾,侬家岁寒无重糈。岂知送日戴朝星,凡几忧晴几忧雨。吾侪一饱信关天,下筯敢忘田家苦”则是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关注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诗人认为农民的温饱问题关乎天气状况,揭示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最后一句“下筯敢忘田家苦”,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叹》是南宋诗人陈造于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创作的一首描绘农家生活的诗篇。在这一年中,陈造辞去了江西漕司的职务,回到家乡浙江天台山隐居,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对农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人南侵、国土沦丧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造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深感国家危机和人民苦难,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评。 在这首诗中,陈造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恶劣的天气和沉重的赋税使得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陈造对此表示深深的忧虑,呼吁统治者关心民生,减轻农民的负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