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0 1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超子_Dios
去完善

译文
最终只能推开双手选择离去,但此时已无泪水可倾诉予你。
超子_Dios
去完善
释义
冰炭:比喻极端矛盾的情感。
超子_Dios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琴声为主线,巧妙地将音乐的跌宕起伏与人生的悲欢离合相结合。开篇描绘了细腻柔情的儿女私语,随后陡然转入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再到最后归于沉寂与无奈。这种由低到高、再由高至低的情绪变化,不仅展现了琴艺的精妙绝伦,也折射出作者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心境。尤其是“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两句,凝练地概括了人生的艰难与脆弱,令人读之动容。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苏轼词作中的佳品。
超子_Dios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一首传世之作,创作于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政治生涯正处于低谷期。当时王安石变法引发朝廷内部剧烈斗争,苏轼因对新政持不同意见而被排挤出朝廷,先后被贬至杭州、颍州等地。这一时期,苏轼内心充满忧虑和无奈,但他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水调歌头》中,苏轼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比喻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表现了苏轼渴望人们能永远幸福美满的心愿。这首词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仰,对人生充满热情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超子_Dios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