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二首 其五
韩信造浮桥,李广入布袋。
一箭透双关,乾坤无罣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曾受封楚王,被誉为“兵仙”。
【李广】:西汉著名将领,被称为“飞将军”。
【浮桥】:临时的军用渡河设施。
【布袋】:指织物的袋子,这里可能是比喻一种狭隘的境地。
【双关】:两个关卡或要塞。
【乾坤】:天地,象征整个宇宙世界。
【罣碍】:挂碍,佛教用语,指内心的烦恼和束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以韩信和李广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来描绘一种自在解脱的境界。韩信是西汉初年著名将领,擅长用兵布阵,他曾巧妙地建造浮桥渡过河流,化险为夷;李广则是汉时的神箭手,射箭技巧无人能敌。在这首诗中,作者将韩信的智谋与李广的神箭相结合,暗示了一个人在困难面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克服障碍,达到自由无碍的精神境地。
“一箭透双关”描述的是李广的高超射箭技艺,同时也象征着解决困境的智慧与力量。诗中的“乾坤无罣碍”则表达了在智慧的指引下,个体心灵能够打破束缚,实现无所畏惧、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这首诗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充满信心地发挥自身的智慧,从而破除一切阻碍,实现内心的解脱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二首·其五》是南宋诗人释如净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意境高远,寓意深远,表达出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时间:公元1165年至1223年之间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忧内患频仍。佛教作为传统宗教之一,对于安抚民心、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释如净作为一位得道高僧,深入钻研佛家经典,弘扬佛法教义,并在修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诗词作品。
人生际遇:释如净,字慧海,出生于浙江义乌一户书香门第,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感悟到世间无常,遂放弃功名,出家为僧。他在佛门中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高僧。这首《偈颂十二首·其五》便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创作的诗篇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