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千秋岁

标题包含
千秋岁
半身屏外。 睡觉唇红退。 春思乱,芳心碎。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 手搴轻罗盖。 疑是梦,今犹在。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数往事,都随着遗憾飘向遥远的云海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搴(qiān):提起;轻罗盖:轻薄的丝质伞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婉转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女子对旧日恋人的怀念。开篇通过“半身屏外”、“唇红退”等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又哀伤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接着,“春思乱,芳心碎”直抒胸臆,表达了情感的纠结与痛苦。“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则进一步用物象衬托人物心境,凸显其孤单与无助。 下阕转入回忆,“湘浦曾同会”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令人联想到湘水之畔的浪漫场景。“手搴轻罗盖”生动地再现了两人相处时的温馨画面,而“疑是梦,今犹在”则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起,增强了全词的朦胧美感。结尾两句“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升华主题,既感慨青春易逝,又强调真情永恒,同时将无尽的愁绪寄托于浩瀚的云海之中,余韵悠长。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结构紧凑,从眼前写到过去,再回归现实,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动人,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惠洪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僧。他虽身在佛门,却深谙人间情思,这首《千秋岁》便是其抒发相思之情的佳作。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惠洪在某个春日,回忆起曾经与一位女子在湘水之畔相遇相知的美好时光,然而此刻伊人已去,徒留词人独对春光,感慨韶华易逝,情思难断。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幽远,展现了惠洪细腻婉转的词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