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任大夫赠别

标题包含
和任大夫赠别
未老先衰负疾忧,敢贪荣禄尚为州。 已惭骚客能招隠,更愧疲民欲借留。 斤斧且应存夜气,江湖那得献辰猷。 新诗满把珠玑重,归艇全胜载石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纪还轻却已充满忧虑与疲惫,仍然想要追求荣耀和职位。 对于诗人的召唤已经感到羞愧,更愧对于疲惫的人民想要依靠我。 在夜晚保持冷静的判断力,江湖上已经没有新的策略了。 满载着珍珠的新诗篇,比载石的船更为重要。
去完善
释义
1. 未老先衰:指年纪尚未老迈就已经身心疲惫,状态下降。 2. 疾忧:疾病缠身,忧虑重重。 3. 荣禄:官职的荣耀与俸禄。 4. 为州:担任州郡官员。 5. 已惭:感到羞愧。 6. 骚客:屈原等文人墨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7. 招隠:邀请他人隐逸山林,此处指胡寅对任大夫的赞誉。 8. 愧疲民:因使疲困的百姓得以休息而感到愧疚。 9. 斤斧:伐木工具,比喻权力。 10. 夜气:指夜间的静谧之气,象征百姓的安宁生活。 11. 江湖:江水和湖泊,此处指民间。 12. 辰猷:治国之策。 13. 新诗满把:形容诗歌内容丰富,数量繁多。 14. 珠玑:比喻精美的诗篇。 15. 归艇:返回的船只。 16. 载石舟:装载石头的船只,比喻货物沉重,喻指负载过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胡寅写给他的朋友任大夫的送别诗。首先,“未老先衰负疾忧”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他还年轻,但却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责任。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他在仕途上的无奈,虽然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但仍然坚持着。“已惭骚客能招隠,更愧疲民欲借留”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对百姓的关切。诗人认为,自己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世俗所困扰,同时也要注意百姓的生活状况。接下来的两句,“斤斧且应存夜气,江湖那得献辰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他希望能够在江湖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同时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品质。最后,“新诗满把珠玑重,归艇全胜载石舟”则是对朋友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任大夫赠别》是南宋诗人胡寅在公元1162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国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形势严峻。胡寅作为南宋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胡寅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才能,但因战乱和家庭变故,他曾在乡间流浪,生活颇为艰辛。后来,胡寅得到权臣秦桧的赏识,步入仕途。然而,秦桧病逝后,胡寅因触怒了新权臣赵构而被贬谪。在此期间,胡寅与任大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是在胡寅被贬期间与任大夫离别时创作的。在诗中,胡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长江流不尽,行人去又回”来比喻自己与任大夫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又以“树摇山欲坠,天远雁空飞”来形容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这种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双重关注,充分展示了胡寅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