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
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
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
不如杨柳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种植树木不要选择低垂的杨柳枝条,
交友不要选择轻浮的人。
杨柳枝条难以抵挡秋天的寒风,
轻浮的朋友容易结识也容易分离。
你没看到昨天还在互相写信思念的朋友,今天见面却已经不再认识。
比起他们,杨柳尚且能长久,
每一次春风吹过,都会回头看一看。
去完善
释义
1. 垂杨:指低垂的杨柳枝条,此处借指轻浮、不靠谱的人。
2. 轻薄儿:指言行不稳重、轻浮、不可靠的年轻人。
3. 不耐:经不起,受不住。
4. 交易:比喻容易。
5. 春风:比喻温暖和关爱。
6. 一度春风一回首:比喻经历一次人生的起伏波折后,对过往的事和人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慨。
去完善
赏析
戴表元的这首《昨日行》以比喻为主要修辞手法,表达了他对于人际交往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首联“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诗人用种树和结交作为象征,指出应该避免选择容易遭受风吹的垂杨枝和性格轻浮的人成为朋友。这里的“垂杨枝”代表了脆弱和不耐久的事物,而“轻薄儿”则代表了不可靠和轻易变心的人。
颔联“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进一步强调垂杨枝在秋风中很容易折断,而与轻薄儿的交往也往往是短暂且易于破裂的。这一联与前一联形成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这两者的负面评价。
颈联“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通过一个戏剧性的对比,展示了时间与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昨天还互通书信、互相思念的朋友,今天重逢却已形同陌路。这样的场景令人感叹世事无常和人心的善变。
尾联“不如杨柳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诗人最后认为,虽然杨柳容易被风吹折,但至少它还能够在春风吹拂时再次生长并回首。相比之下,那些轻易改变的人甚至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这里诗人以杨柳为象征,表达了对持久友情的向往和对易变人性的批判。
总的来说,戴表元的这首《昨日行》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全诗以杨柳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变化,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表元的《昨日行》创作于元朝初期,大约在公元1290年左右。这首古诗反映了诗人在这一时期的内心感受和人生体验。在戴表元的时代,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重视程度较高,戴表元也因此得以在朝廷任职,担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位。然而,他并不喜欢官场生活,时常感叹世事如烟,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在这一时期,戴表元的生活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后又因才学出众而得到皇帝的赏识,再次回到京城任职。这些人生的起伏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世事无常,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
戴表元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唐宋诗词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在《昨日行》这首诗中,他以对过去的回忆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忧伤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