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簪绯桃
谁向南园剪腻云,胆瓶微浸两枝春。
一家姊妹红装束,千种精神粉淡匀。
只有低昂分大小,更无妍巧可俦伦。
绮窗书僻浑无耐,唤取渠侬作上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帮忙把南园里的美丽云朵剪下,然后放入小瓶子里培育出春天的气息呢?当然是一家之内的姊妹们,她们用红色装饰着自己,展现出千百种精神风采,并且能够适度地粉饰自己的容颜。她们的存在,让我们知道有高低大小之分,但并不影响她们的美。而我的书房虽然雅致,却无法忍受没有这些美好的事物陪伴。所以我呼唤她们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客人。
去完善
释义
1.南园:指南方地区或泛指园林,此处也代指制作或种植花卉的地方。
2.腻云:指的是像云彩一样细腻的花叶。
3.胆瓶:一种颈部狭窄的瓶子,因形状似胆而得名。
4.红装束:红色的装饰或衣物。
5. 千种精神粉淡匀:指盛开的桃花繁多且分布均匀。
6.低昂:有高低起伏之意,这里指桃花树的高低。
7. 妍巧:美丽的姿态。
8. 绮窗书僻:形容书写字体优美。
9. 渠侬:他人或者泛指各类人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插满桃花的瓶子为主题的诗,诗人张明中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想象力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情操。首先,他以南园的优美风景为背景,巧妙地使用“腻云”来形容桃花的花瓣。然后,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花瓶中的两枝桃花,展示出一种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桃花的形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们的美丽和魅力。
紧接着,诗人通过将桃花比喻为一家姊妹的形象,强调它们各具特色,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的美好。这种形象化的描述不仅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而且使得桃花的美感更加立体化。在诗的最后,诗人以窗户边的书桌为场景,表达了对于桃花的喜爱和对春天来临的热切期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向往的心态。
整体来说,这首《瓶簪绯桃》以简练的文字、形象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春日画卷,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瓶簪绯桃》是明代诗人张明中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瓶中插着桃花的情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张明中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可能在官场并不得志,因此他选择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张明中以瓶中的桃花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桃花鲜艳美丽,但易凋零,这正如人们短暂的人生。而将桃花插入瓶子,则是希望将其美好永远留存。这首诗既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