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温首座至 其二
两翁相对好机缘,点在人人本命年。
方外笑谭无忌讳,梦中歧路说迍邅。
自从打破秦时镜,总是花开腊月莲。
或问两翁年几许,寻常儿唤首罗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位老者相聚一堂,正值各自命运的本命年。他们无所顾忌地谈笑风生,在梦境中探索人生的曲折道路。自打打破了那面秦时的古镜,腊月里的莲花便始终盛开不败。有人问起这两位老者的年纪,他们的回答却如孩童一般纯真无邪。
去完善
释义
1. 本命年:中国古代星命家认为,人生在某一岁就是这一岁的动物的象征。每十二年,人的生辰就与当年生肖相同,这就是“本命”。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如同门槛一样的年期。
2. 无忌讳:没有忌讳,意味着开诚布公,坦诚相待。
3. 秦时镜:此处指秦始皇的铜镜。据《西京杂记》记载,秦始皇有方镜,可以照见人的心肝五脏,如人之在眼前。镜子破碎意味着人不必再担心被窥探内心的隐私。
4. 腊月莲:腊月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这个时候莲花并未盛开,这里意味着一切反常的事情。
5. 首罗天:又称"首罗山",佛教术语,是位于大梵天王之南的一座神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者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谈论的话题,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句中的“点”、“秦时镜”和“腊月莲”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和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同时,诗人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沉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温首座至 其二》是宋代著名诗人、僧人释慧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在这段时间里,释慧空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早年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广交名士。他曾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的灵隐寺等地修行,并在当时的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由于战乱和世事变迁,他也曾遭遇困境,甚至一度被迫还俗。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坚守信仰,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
在释慧空生活的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普遍崇尚佛学,许多人都热衷于研习佛经,探讨佛理。释慧空作为一位颇有建树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自然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在他的笔下,佛学思想与诗歌艺术相得益彰,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喜温首座至 其二》这首诗描绘了释慧空与温首座相逢的喜悦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体现了释慧空作为一名诗僧,在纷扰世事中始终保持的一份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