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寿此山,有酒名如此堂)
如此中山如此酒,何须更觅蓬瀛。江湖历□记平生。诗囊都束起,只好说丹经。家事付他儿辈,功名留待诸孙。维摩法喜鬓青青。日长深院里,时听读书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样美的山景和这样的美酒,又何必再寻找蓬莱仙境呢。回顾我一生的经历,如漫游江河湖泊一般丰富。诗词歌赋已收藏起来,只能说说炼丹养生之道。家中琐事就交给孩子们去处理,功名利禄则留给孙辈们去争取。我就像维摩法师一样,欣赏着生活中的喜悦。在长长的日子里,时常听到深院中的读书声。
去完善
释义
1. 蓬瀛:指的是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蓬瀛"比喻美好、理想的境地。
2. 江湖:江河湖泊的简称,泛指四方各地,这里指诗人游历四方,体验不同的生活经历。
3. 历□:此字缺漏,无法辨认,暂且保留原貌。可能是作者想强调过去的岁月或事,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4. 诗囊:装诗稿的袋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积攒的诗篇。
5. 束起:收拾起来,不再使用。这里是指诗人决定不再写诗。
6. 丹经:道教经典之一,内载炼丹、养生等道术,此处借指修炼道教功法。
7. 维摩:维摩诘,佛教著名居士,以其智慧和德行著称,这里代指自己。
8. 法喜:佛法所带来的喜悦和领悟,这里指诗人对佛道的领悟和喜爱。
9. 深院:形容宅院深邃,意味着诗人所居住的环境幽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临江仙》是赵文以祝寿为主题创作的词作。上片描写了酒与山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接着通过作者的诗囊、束起和对丹经的专注,表现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下片转为描述日常家庭生活的场景,传递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喜悦,同时也寄寓了对儿孙的期望。整个作品构思巧妙,意境高远,以诗人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富有哲理而又充满温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寿此山有酒名如此堂》是南宋文学家赵文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
在这个时期,赵文身处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南宋末期。他在文学、史学等领域颇有建树,但同时也在政治上屡次受挫,无法施展抱负。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北方领土丧失,金人入侵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这一时期的困境,赵文在词中以山水寄托壮志,借酒消愁。在这首词中,他以“寿此山,有酒名如此堂”为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酒的赞美。他用词藻华丽、意境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山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