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音诗 其四

标题包含
观音诗 其四
方珪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 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 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 百宝阶前文石上,天人瞻礼爇旃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方珪座位于五朵云彩之上,翠绿的竹林间飞舞着白色的凤凰。 施舍食物的猴子在傍晚时离开青翠的山峰,奉献珍珠的龙游走在冰冷的碧绿波浪中。 琉璃瓶与珊瑚印章相互辉映,翡翠环和玳瑁冠相互交错。 各种各样的宝贝摆放在台阶前面,天地间的神仙们纷纷前来礼拜,烧起香气四溢的檀香。
去完善
释义
1. "方珪座压五云端":"方珪"指四方形的座垫,这里用来比喻佛祖的地位;"五云"指的是五色祥云,象征佛祖的佛法广大无边。这句话的意思是佛祖的宝座坐落在五色祥云之上,彰显了佛祖的高贵地位。 2. "修竹丛边舞玉鸾":"修竹"是形容竹子生长茂盛,象征着佛教禅宗的静修境界;"玉鸾"是一种神话中的鸟,在这里代指凤凰,寓意吉祥。这句话描绘了在竹林深处,凤凰翩翩起舞的景象,象征着佛教的超凡脱俗。 3. "施果狖离苍岫晚":"施果"是指佛教的布施行为,即给予他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狖"是一种猿猴,这里用来比喻众生;"苍岫"是指青山。这句话的意思是晚上时分,猿猴离开青山去布施果实,表达了佛教的慈悲为怀。 4. "献珠龙透碧波寒":"献珠"是指佛教中龙王向佛祖奉献宝珠的故事;"碧波"是指大海。这句话的意思是龙王在寒冷的海上奉献宝珠,体现了佛教的庄严神圣。 5. "琉璃瓶对珊瑚印":"琉璃瓶"是指用琉璃制作的瓶子,象征着佛教的法器;"珊瑚印"是指用珊瑚制作的印章,代表了佛教的信仰。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琉璃瓶盛放珊瑚印,表达了佛教的庄严与神秘。 6. "翡翠环摇玳瑁冠":"翡翠环"是指用翡翠制成的耳环,象征佛教的庄严;"玳瑁冠"是指用玳瑁制作的帽子,代表佛教的高贵。这句话描述了佩戴翡翠耳环和玳瑁帽子的情景,表现了佛教的尊贵与典雅。 7. "百宝阶前文石上":"百宝阶"是指用各种宝物装饰的台阶,象征佛教的富贵;"文石"是指有纹理的石块,代表着佛教的文化底蕴。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宝阶前的文石上,展示了佛教的豪华与文化内涵。 8. "天人瞻礼爇旃檀":"天人"是指天上的神灵;"爇"是指焚烧;"旃檀"是指檀香木,是佛教中常用的香料。这句话的意思是神灵们瞻仰礼拜时点燃檀香,表现了佛教的神秘与庄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观音形象和境界的诗篇。首先,作者以观音的坐像为切入点,表现出观音的庄严和神秘。“方珪座压五云端”一句,以五云作为喻体,突显了观音的高贵地位和不凡的气度。接着,作者通过描述修竹、舞玉鸾等景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得观音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其次,本诗还表现了观音救苦救难的慈悲之心。“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两句,通过描写动植物向观音献礼的场景,展现了观音对于众生的庇佑和救助。此外,诗人还通过比喻的方式,强调了观音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质。 最后,诗人在尾联中描绘了天人们参拜观音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观音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观音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佛教慈悲为本、普渡众生的思想,以及人们对观音信仰的坚定和虔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音诗 其四》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释契适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唐朝的衰落导致了藩镇割据和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的场所。 释契适在此时期积极投身于佛学研究,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传奇色彩。他曾游历四方,研习佛法,后在长安城中建立了大慈恩寺,致力于弘扬佛教教义。在纷乱的时代背景下,他坚守信仰,通过诗歌传达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他的诗歌以观音为题,表达了世人祈求平安、解脱苦难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