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
岩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
朗抱云开月,高情鹤见秋。登临多暇日,非为赋消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峰随着你的脚步而升高,古琴和酒杯陪伴你享受旅行的乐趣。金色的秋风轻拂绿色的凉席,湘江的水流入红砖的楼房。天空中的月亮照亮了云端,犹如解开云雾般清晰明朗。一只孤鹤以它的冷漠诠释了秋天的深情。在这个美好的秋日里,你登高望远,无所事事,并不是为了写作消磨忧愁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沙:位于湖南省的省会,即今之长沙市。
2. 裴大夫:此指时任长沙刺史的裴休。
3. 岩嶂:山岭险峰。
4. 金风:秋风。
5. 绿簟:绿色的竹席。
6.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的一条主要河流。
7. 朱楼:红色楼阁,此处指北楼。
8. 朗抱:开朗的胸怀。
9. 高情:高尚的情操。
10. 鹤见秋:意指秋天是观赏白鹤的好时机。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岩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登高赏景的喜悦之情。其中“岩嶂”点明地形险要,暗示了登高的艰难;“琴尊”指乐器和酒器,展现出儒士的雅致生活。这两句通过描绘场景,勾画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为整首诗奠定了和谐的基调。
颔联“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美景。金色秋风中,绿色的竹席随风轻舞,而湘江之水则穿楼而过。“绿簟”既表现了秋天的特征,又象征了诗人的青春年华;“湘水入朱楼”则以自然的磅礴气势反衬出人类建筑的渺小,表现出游人的豁达胸怀。
颈联“朗抱云开月,高情鹤见秋”,以月亮、鹤作为意象,使全诗境界开阔。这两句诗采用拟人手法,借云彩散去显露出明亮的月光,以及鹤鸟在秋季显现出的高远情怀,象征诗人在良辰美景中的豪情壮志。这种以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示出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尾联“登临多暇日,非为赋消忧”,揭示了诗人登高的目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选择登高望远,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景色,更是为了排解内心的忧虑。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所创作的。创作的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的中叶,也就是唐宣宗时期(847-860年)。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然而,湖南地区因为远离政治中心,相对较为安定。长沙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欣赏美景。
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人。他自幼聪颖过人,擅长吟诗作对,年少时就有诗名远播。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两次科举不第。尽管遭遇挫折,但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仍然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正是李群玉在陪友人裴大夫登上长沙北楼时所作。通过描绘壮丽的湘江景色和古城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胸怀壮志、期待大展宏图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