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五

标题包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五
是个人,欠精神。 家风青天没四壁,事业白云闲一身。 古涧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归大海,华次第而趁芳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个人,内心不够充实。 家庭环境如青天无依无靠,事业如白云闲散自如。 古老的涧水,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枯萎的树木,重新焕发生机。 流水曲折但最终汇入大海,花朵依次盛开迎接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是个人":意指这个人是个人才。 2. "欠精神":这里的精神并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精神”,而是指精力或干劲。所以这句话意思是缺少干劲或者没有精力。 3. "家风青天":家风,指的是一家之风范。青天,指的是天空。所以这句话意思是他们家风的规模就像天一样广大无边。 4. "事业白云闲一身":事业,在这里是对生活的表述。白云,指的是天上的云彩。一身,指的是他自己。这句话意思是他的一生就像悠闲的云彩一样自由自在。 5. "古涧之津":古涧,指的是古老的山间小溪;津,指的是渡口或者桥梁。 6. "枯木之春":枯木,指的是枯萎的树木;春,指的是春天。 7. "水曲折而归大海":这句话意味着虽然历经曲折,但终究会回到大海,有矢志不渝的意思。 8. "华次第而趁芳辰":华,指的是花;次第,指的是按顺序排列;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这句话大意是花朵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赶上美好时光的来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禅人并化的形象为主题,描绘出一幅超脱世俗的画卷。首句“是个人,欠精神”强调了这个禅人的独特气质,他既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又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家风青天没四壁,事业白云闲一身”进一步展示了他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天空湛蓝无边无际,禅人所从事的事业如同白云一般自然闲适。 紧接着的两句“古涧之津,枯木之春”则巧妙地描绘出了禅人生命力的旺盛和生活的乐趣,枯木逢春、古涧流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后两句“水曲折而归大海,华次第而趁芳辰”则以水流和华彩作为比喻,表达了禅人在生活中的坚定信仰和对美好时光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禅人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诗人在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上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五》是宋代诗人释正觉创作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10-11世纪),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正觉已经是一位在禅学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禅师。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始终坚持禅修,追求内心的平静。他曾在各地云游,广结善缘,传播禅宗思想。在云游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化主,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他们相互欣赏,共同探讨人生哲理。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衰落阶段,外患内忧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人开始寻求精神寄托,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因其提倡顿悟、直指人心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推崇。释正觉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将自己的禅修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诗歌创作中,以诗歌的形式传播禅宗思想,启迪众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