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残腊前一日扁舟东归阻风马当乞灵祠下
维舟桑落洲,十日风和雨。
雨余江波平,山横眉黛妩。
急呼黄帽郎,来扣灵真宇。
椒桂荐芳馨,鱼龙忽掀舞。
巨浪拍天浮,万叠震鼍鼓。
淮洲十里间,蜚檝不可渡。
三老前跪陈,珍贝非神予。
愿言点归装,勿为神所怒。
我生窭且贫,穷涂一羁旅。
照乘乏明珠,落霞有佳句。
稽首谢龙君,放我扁舟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桑落洲的小船上,我度过了风和雨的日子。
风雨停歇后,河面平静,青山如同美人蹙眉。
我急忙呼唤戴着黄色帽子的人,一起来拜访这神仙之地。
献上花椒和桂皮作为献礼,各种生物突然活跃起来。
忽然出现巨大的浪花,像是被敲击的天鼓。
淮水之中,十里的距离无法渡过。
三位长者上前说,珍贵的宝贝不是神仙赐予的。
希望我们能带上所有的行囊,别让神仙生气。
我是贫穷而艰难困苦的人,在这条路上一直漂泊不定。
我没有什么能照亮自己,只有美丽的诗句。
向龙君深深鞠躬,请求他让我离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扁舟:小船。
2. 辛丑:指辛丑年。
3. 残腊:年终。
4. 前一日:这一天之前的一天。
5. 马当:原名马石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境内。
6. 乞灵:向神明祈求保佑。
7. 祠:祭祀祖先或神佛的庙堂。
8. 维舟:把船缆系在岸边。
9. 桑落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沙洲。
10. 黄帽郎:黄帽渔郎,泛指渔夫。
11. 灵真宇:即指马当山上的马当庙。
12. 椒桂:花椒和桂皮,都是常见的香料。
13. 荐:进献。
14. 芳馨:香气,这里指供品。
15. 鱼龙:泛指水族动物。
16. 掀舞:翻腾舞动。
17. 巨浪:巨大的波浪。
18. 拍天浮:形容浪涛拍打天际的景象。
19. 万叠:形容众多、密集。
20. 震鼍鼓:比喻浪花拍打声如击鼓。
21. 淮洲:这里指江苏扬州一带。
22. 十里间:指距离很短。
23. 蜚檝:迅速行驶的船只。
24. 不可渡:无法通过。
25. 三老:对年长者的尊称。
26. 珍贝:珍贵的宝物。
27. 神予:神灵赐予。
28. 愿言:真诚地说。
29. 点归装:整理好行囊。
30. 勿为神所怒:不要让神灵生气。
31. 我生:我这一生。
32. 窭且贫:家境贫寒。
33. 穷涂:艰难的路途。
34. 一羁旅:一个漂泊在外的人。
35. 照乘:照亮车辆的珠宝,这里指宝物。
36. 落霞:落下的晚霞,这里指美丽的风景。
37. 佳句:优美的诗句。
38. 稽首:古代的一种拜礼,叩头至地。
39. 龙君:这里指水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的风雨无阻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面貌。作者在开篇通过“维舟桑落洲,十日风和雨”展现了旅途中的风吹雨打,暗示旅程的艰辛;然后通过“雨余江波平,山横眉黛妩”描绘出雨后的景象,以平静的水面和俊美的山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庄严。紧接着,“急呼黄帽郎,来扣灵真宇”写出诗人决定求助于神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决心和勇气。而后,“椒桂荐芳馨,鱼龙忽掀舞”进一步展现了他向神灵献上祭品的场面,而鱼龙的掀舞则是诗人与神灵的互动和对话,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接下来的“巨浪拍天浮,万叠震鼍鼓”形象地刻画了江面的波涛汹涌,将自然的雄浑和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尽管面临这样的艰难环境,诗人仍然保持镇定和乐观的态度,并在“淮洲十里间,蜚檝不可渡”两句中传达出他对顺利渡过这段旅程的期望。接着,诗人的恳求“三老前跪陈,珍贝非神予。愿言点归装,勿为神所怒”表现了他对平安回家的渴求,并通过虔诚的祈祷表明自己的善良之心。
此外,作者还通过“我生窭且贫,穷涂一羁旅”透露了自己的处境,并采用“照乘乏明珠,落霞有佳句”表达他虽身处困顿但拥有不凡文采的品质。最后,“稽首谢龙君,放我扁舟去”既是诗人对神灵的感激之情,也是他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总的来说,本诗通过富有张力的意象、生动的拟人手法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呈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信念与决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辛丑残腊前一日扁舟东归阻风马当乞灵祠下》是南宋诗人杨冠卿于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创作的。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除夕夜前一天乘船回乡途中遭遇风浪、祈求神灵的诗歌。
在宋光宗时期,南宋政局相对稳定,但北方金国的威胁依然存在。此外,当时儒家思想盛行,士人阶层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家族观念,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观念深入人心。
杨冠卿作为南宋文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关注国家兴亡,追求个人功名。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不第,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这一时期,他经常外出游历,寻找创作灵感。这次东归途中遭遇风浪,使他深切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威严,进而激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