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高峰妙长老顶相沈一居士请赞

标题包含
高峰妙长老顶相沈一居士请赞
去却一,拈得七。 拶破疑团,咄咄咄。 跳上天目山,据却狮子窟。 返掷有余态,江湖声响出。 且喜吾家有此郎,赛过天下大禅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可湘,法号释可湘,俗名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阿梅。1867年生于江苏淮安,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诗人。 释可湘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进入翰林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高峰:指天目山的高峰。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境内。 2. 妙长老:可能是某位禅宗高僧的法号。 3. 顶相:佛教术语,通常指佛像、壁画等形象。 4. 沈一居士:可能是一个居士的名字。 5. 释可湘:作者署名,可能是唐代的一位僧人。 6. 去却一:可能是一种禅宗公案或禅宗修行的比喻。 7. 拈得七:也可能是某种禅宗公案或修行方法的比喻。 8. 拶破疑团:意为破除疑惑,达到顿悟的境界。 9. 咄咄咄:表示赞叹的语气词。 10.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境内的一座山。 11. 据却狮子窟:据守狮子洞的意思,可能是一种比喻。 12. 返掷有余态:可能表示一种洒脱的姿态。 13. 江湖声响出:形容禅宗修行者的智慧如江湖水一样源源不断涌出。 14. 吾家:作者自称,表示自己家里有一个这样的人。 15. 此郎:这个年轻人。 16. 赛过:胜过。 17. 大禅佛:可能是对禅宗高僧的尊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高峰妙长老的智慧和勇猛精神。"去却一,拈得七"意味着摒弃一切执着,获得内心的解脱。"拶破疑团"描绘了高峰妙长老破除困惑,揭示真相的形象。"咄咄咄"则表现了诗人对此的赞美之情。 "跳上天目山,据却狮子窟"描述了高峰妙长老在精神上的飞跃和提升,以及他坚定的信念。"返掷有余态,江湖声响出"表现出他的自信和无畏,同时也传达了他在世间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最后两句"且喜吾家有此郎,赛过天下大禅佛",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有这样一位敬仰的长老的喜悦,并认为他超越了天下的禅宗大师。整首诗歌激情澎湃,充满了对高峰妙长老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高峰妙长老顶相沈一居士请赞》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这个时期,陆游在政治生涯上并不得意,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 在这个时期,陆游经历了多次宦海浮沉,他曾两度出任京官,但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此外,陆游还曾在江西、福建等地担任地方官职,亲身经历了民间的困苦生活,这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人生经历使得陆游的诗作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蒙等外族侵扰的压力之下,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陆游作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他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这首《高峰妙长老顶相沈一居士请赞》虽然以佛教为主题,但其中也隐含着陆游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