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赞
远离竺国见梁王,五鬼临身讨苦噇。
面面相看言不识,秋风一苇急横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尘世去拜见梁王,有五个鬼魅缠绕身边寻求痛苦。
面对面看着对方却说不认识,秋风中一根芦苇急于渡过江河。
去完善
释义
1. 达磨:指达摩祖师,又称菩提达摩,禅宗始祖。
2. 远离竺国见梁王:达摩自天竺来中土寻找合适传人,这里以“梁王”暗指南朝梁武帝。
3. 五鬼临身:比喻身陷困境。五鬼,传说中一种作祟的鬼怪。
4. 讨苦噇:意指受苦、受罪。噇,吃食,这里引申为受苦。
5. 秋风一苇:典出《庄子·外物》中的“夹岸相迎,则虽列子之御风而不过也。而逐世之士,亦皆随运而随止,至於萍乡则已过矣。”萍实舟寄托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的无力之感。
6. 横江:源出江西彭泽湖口县的长江支流,这里象征达摩渡江到中土传法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故事的诗歌。诗人以达摩祖师从印度到达中国梁朝的故事为引子,讲述了五鬼临身之苦以及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的对话。诗中“远离竺国见梁王,五鬼临身讨苦噇”,表明了达摩远涉重洋,历经磨难来到中国传播佛法的艰辛。同时,五鬼象征了人生的种种烦恼和痛苦。接着的“面面相看言不识”描绘了达摩与梁武帝的对话情景:尽管两人面对面交谈,却因观念、理解上的差异而无法相互理解。最后一句“秋风一苇急横江”,则以达摩渡江的画面收尾,传达出达摩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守内心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禅宗精神的精髓:追求真理,超越世俗,坚持内心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达磨赞》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绍昙所创作的一首赞美达摩祖师的诗篇。这首诗以达摩祖师的禅定智慧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达摩精神的敬仰之情。
释绍昙生活在南宋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作为一个出家人,释绍昙长期生活在寺庙之中,他以诗歌为媒介,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苦难的感慨以及对禅宗修行理念的领悟。
在南宋时期,禅宗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释绍昙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诗僧,他的作品不仅在佛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文人墨客中受到了高度赞誉。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当时文学艺术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