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提刑喜雨
诏许归耕荷圣王,又夫衰病过南方。
幸亲博洽前无辈,每欢平反后必昌。
请雨赖公诚独至,回天愧疚我德多凉。
作诗志喜亲衔袖,玩把浑如七宝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国王允许我在田里耕种,
如今身体欠佳来到了南方。
幸运的是,我遇到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
我们每次交流都能让我感到快乐。
他凭借真诚的心意祈求降雨,
而我对无法回报他的恩情感到内疚。
我要用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喜悦之情,
把它当作珍宝一样珍惜。
去完善
释义
1. 诏许归耕:"诏许"指皇帝批准;"归耕"指退休归田。这里描述的是作者被允许退休后回到田园生活。
2. 荷圣王:"荷"意为接受、承受;"圣王"指的是皇帝,表示感激皇上的恩典。
3. 又夫衰病过南方:"又夫"意为我;"衰病"指年老体衰多病;"过南方"指出游或移居南方地区。这句话表达作者在晚年因病而南迁的情景。
4. 幸亲博洽:"幸亲"指有幸亲近、结识;"博洽"指学识渊博。
5. 每欢平反后必昌:"每欢"指每次欢喜;"平反"指翻案、纠正冤案;"后必昌"指后来必定昌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看到冤情得以纠正后心生喜悦,认为社会将因此而更加繁荣。
6. 请雨赖公诚独至:"请雨"是求雨的委婉说法;"赖公诚独至"指依赖您的诚意感动了天地。这句话是对帮助求雨者的感谢。
7. 回天愧疚我德多凉:"回天"指挽回局面、扭转乾坤;"愧疚"指因感到羞愧而感到不安;"我德多凉"指我的德行可能不够深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充分回报对方的愧疚之情。
8. 作诗志喜亲衔袖:"作诗志喜"指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亲衔袖"指亲自书写诗稿。
9. 玩把浑如七宝装:"玩把"指玩弄、欣赏;"浑如"表示完全像;"七宝装"指用七种珍宝装饰的物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歌作品的珍视和欣赏。
去完善
赏析
赏析:阳枋的这首《和杨提刑喜雨》表达了诗人对圣王的感激之情和对杨提刑的敬仰之心。首联写诗人因圣王的恩赐得以归耕,但又因疾病而不得不南行。颔联赞美杨提刑学识渊博,为人公正,其后的事业必将昌盛。颈联以恳切的心情感叹在祈雨一事上,幸亏有杨提刑的真诚独至,使天意回转,也表达了自己的歉疚与感激之情。尾联描绘了诗人激动的心情,亲自写诗记录这一喜悦时刻,如同把玩珍贵的七宝装饰一样珍惜。整首诗感情真挚,言辞优美,表达了对圣王的感激和对杨提刑的敬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杨提刑喜雨》是南宋诗人阳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4年,即南宋宝祐二年。
在这一时期,阳枋的生活轨迹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首先,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时代便才华横溢,受到名士们的赞誉。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辗转流离,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流亡生活。在这段日子里,阳枋亲身经历了战乱的苦难,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痛苦,这也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
在南宋宝祐年间,时局动荡不安。面对北方金国的侵略,朝廷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抵御,反而内部矛盾重重,导致国家局势日益恶化。阳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表达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盼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阳枋通过对春雨滋润万物生长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民生富饶的美好愿望。同时,他也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于战乱中百姓痛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总的来说,《和杨提刑喜雨》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人民关怀的诗篇,体现了阳枋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