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慢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
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平。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近重阳时节,风雨较多,真是美好的一天。
想问一下,秋天的香气是否还在,我准备带着客人,走出西城。
正因为我心中诸多忧虑,害怕登上荒凉的台子,更是难以承受情感。
在酒杯前,我又想起了那个为我倒酒、为我插花的人。
只是座位上,已经没有了那位老兵。
这种悲伤的情境,让我感到凄凉。
我喝得稍微有些醉意,然后醒来,忧愁却不减。
那些过去的回忆,如愁云密布,我不想再去评价。
紫萸花一枝,传递着祝福,梦中我来到了汉朝的陵墓。
即使戴上了乌纱帽,还是随风而去了,我只想让天知道,我的白发已经如此繁多。
唱完这首歌,我不禁流下了泪水。

去完善
释义
1. 紫萸香慢:这是一首描写重阳佳节的诗词,紫萸是重阳节的象征,香慢表示节奏缓慢,情感深沉。
2. 近重阳、偏多风雨:这句诗描述了重阳节时多雨的气候特点。
3. 绝怜此日暄明:这句诗形容重阳节当天晴日朗,天气晴朗。暄明:晴朗明亮。
4. 问秋香浓未:这句诗询问秋天的花香是否已经到来。
5. 待携客、出西城:这句诗表示等待带着客人走出西城的门,可能是指重阳节出游。
6. 正自羁怀多感:这句诗表示正因为漂泊在外,心中多有感慨。羁怀:漂泊的心怀。
7. 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这句诗表示害怕登上荒废的高台,因为高台更容易引发伤感情绪。
8. 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这句诗表示在酒宴前,又想起了曾经为我们插花的人。
9. 只座上、已无老兵:这句诗表示座上的老战友已经不在了,老兵:指曾经的战友。
10. 凄情:这句诗表示悲伤的情感。
11. 浅醉还醒:这句诗表示喝了一点酒之后醒来,表示酒量有限。
12. 愁不肯、与诗平:这句诗表示忧愁无法用诗词表达完全,表示忧愁的深度。
13.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这句诗回忆了过去在长楸上骑马和使用雕弓射竹子的活动,长楸:古代士人练习骑射的地方。
14. 前事休评:这句诗表示过去的往事不再评价,表示对过去的事情放下。
15.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这句诗表示紫萸花一枝被赐予,梦中来到了汉朝的陵墓,紫萸:重阳节的象征。
16.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这句诗表示乌纱帽随着岁月流逝,白发已经如星星般稀疏,乌纱:古代官员的头巾,这里代指官职。
17. 歌罢涕零:这句诗表示唱完这首歌曲后流泪,表示情感的真挚。

去完善
赏析
《紫萸香慢》是一首描绘重阳佳节的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时节的天气、景色以及自己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重阳时节的风雨、阳光、菊花、马匹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重阳佳节的独特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己羁旅情怀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诗中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紫萸”是指一种具有驱邪避害功能的草药,而“汉家陵”则是指历史上的皇帝陵墓。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这种神奇的草药,能够梦到那些已经逝去的英雄人物,与他们共同回顾历史的辉煌。
总的来说,《紫萸香慢》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词。诗人通过描绘重阳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紫萸香慢》是南宋词人姚云文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49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局势动荡不安。
姚云文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也深受影响。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战乱而离职,流亡江南。在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他目睹了百姓疾苦,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
这首《紫萸香慢》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词中以“紫萸”为引,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画卷,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词中还透露出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