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
春风元巳艳阳天。
夭桃芳散锦,高柳欲飞绵。
千古海昌佳绝地,双凫暂此留连。
通宵娱客破芳尊。
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疲惫的游客们乘坐着漂泊的小舟,轻扬的船帆带我们来到儒士的居所。在春天的艳阳天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度上巳节。繁盛的桃花如同锦绣般绽放,高高的柳树垂下的柳絮仿佛即将飞翔的棉絮。这是古代繁华的海昌城的绝佳之地,我们的双凫在此短暂停留流连。整夜娱乐不停歇,酒杯打破了芬芳的美酒。我们在兰亭举行修禊之事,陶醉在梓泽的名胜园林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倦客:旅途疲惫的人,指诗人自己。
2. 不系舟:不固定的船只,这里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3. 儒仙:指在世的贤人雅士。
4. 元巳:农历四月十四日。
5. 夭桃:初开的桃花。
6. 芳散锦:形容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7. 高柳:指柳树。
8. 欲飞绵:形容柳絮纷飞的样子。
9. 海昌:古县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10. 双凫:比喻同伴。
11. 留连:停留。
12. 通宵:整夜。
13. 芳尊:指美酒。
14. 兰亭: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地点,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15.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人们在水边举行仪式以消除疾病和灾害。
16. 梓泽:西晋石崇的金谷园的别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是南宋诗人葛胜仲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同游江南的情景。通过对春天的赞美和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词中出现的“倦客”、“轻帆”、“儒仙”等词汇,展现了一幅江山壮丽、友谊深厚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宋代诗人葛胜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世纪左右。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繁荣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个时期,葛胜仲(约1072年-1144年)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和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年轻时便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赏识,先后担任过知县、知府等职务。然而,他在任期间因直言不讳而多次遭受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为民尽心尽力。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这首《临江仙》中,葛胜仲以江水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他认为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应珍惜当下,把握时光。此外,他还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心。这些情感在他的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使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