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用月湾咏寄题江仪仲心远堂

标题包含
用月湾咏寄题江仪仲心远堂
湛湛秋潭静,沉沉夜璧光。 歛之不盈握,舒则可包荒。 今古事无尽,乾坤梦正长。 炉香清昼永,物我两俱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宁静的池塘清澈深邃,夜色中的石头映着光明。 它收起时不能完全握住,伸展却可包容广大。 从古至今的事无穷无尽,梦想在天地间永不消亡。 白昼漫长,香气弥漫,万物与我皆在其中失去自我。
去完善
释义
湛湛:形容水清澈的样子,这里指秋天的潭水非常宁静。 秋潭:秋天里的潭水。 沉沉:形容夜深人静的氛围。 夜璧:比喻明月,古人认为明月如同洁白如玉的璧。 敛之不盈握:指月亮在初一时(即“新月”或“上弦月”)的形态,看起来如同一把小弓,无法用手握住。 舒则可包荒:指满月时,月亮能照亮整个天空,呈现出一种浩渺无垠的景象。 乾坤梦:形容时间和空间无穷无尽的梦境,这里暗喻人生如梦。 炉香清昼永:描述熏香的香气在明亮的白天弥漫开来的情景。 物我两俱忘:形容在欣赏自然美景时,人们能够忘却自己的存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恬淡宁静生活场景的诗词。开篇“湛湛秋潭静,沉沉夜璧光”两句,以深邃的秋潭和明亮的夜璧为比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意境。接下来的“歛之不盈握,舒则可包荒”则通过月亮的收放自如,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随后“今古事无尽,乾坤梦正长”,表达了古今世事的无尽与人生的梦幻悠长。最后“炉香清昼永,物我两俱忘”,则在香气弥漫、时间仿佛停滞的场景中,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月湾咏寄题江仪仲心远堂》是宋代诗人徐瑞所创作的古诗词,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徐瑞用来描绘自己心灵深处的幽静之景,向朋友江仪寄托自己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据历史资料记载,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应为公元1248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末年,政治昏暗,战乱不断,民众疾苦不堪。 徐瑞在诗歌创作的这段时间内,他的人生际遇亦颇多波折。早年的他生活困顿,科举考试屡次落第,直到晚年才有所成就,然而好景不长,国事日非,使得他的晚年也颇不宁静。尽管如此,徐瑞仍然坚持独立之精神,追求艺术的高峰,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时期,与徐瑞有关的时代背景也较为复杂。一方面,此时的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强大压力,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另一方面,宋代的文学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各门类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宋词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巅峰,为后世所称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