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行
半坞夕阳红树叶,一邨鸡犬野人家。
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风尽属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村落中夕阳光映照在红叶上,乡村的鸡鸣狗吠显得格外宁静。
田间放牧的牧童欢快地唱着歌,风中的牛羊悠然自得,享受着大自然和人的和谐共处。
这正是古老淳朴的风情啊!
去完善
释义
1. 坞:中国西北地区称四面高、中间低的地形为坞,这里指山谷中的一小块平地或村落。
2. 邨:乡村的别称。
3. 野人家:远离城市、居于郊野的农民家庭。
4. 牧童:放牧的小孩。
5. 太古淳风:远古时代淳朴的风俗习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田园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先,“半坞夕阳红树叶”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洒在红叶上的景象,表现出秋天的特色和浓郁的色彩。接下来,“一邨鸡犬野人家”进一步勾勒出一个宁静的村落,这里的人们与动物和谐共处,生活简朴而自然。诗中的“牧童歌笑牛羊下”则生动地描绘了牧童放牧归来的场景,他们无忧无虑地欢笑着,与大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最后,诗人以“太古淳风尽属他”表达对这种淳朴生活的赞美,认为这是最接近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山行》是宋代高僧释云岫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林的美景和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感受。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释云岫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释云岫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非常繁荣。他在少年时出家为僧,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在创作《秋日山行》时,释云岫已经是一位年长的僧人。他可能在一个秋天的午后,独自漫步在山间小径上,欣赏着美丽的秋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时,他心中的禅意与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的诗篇。
此外,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释云岫作为一位僧人,也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开始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