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二

标题包含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二
德山棒,临济喝,拗曲作直。 云门餠,赵州茶,特地周遮。 威音那畔,毫发不差,山中是处有黄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朋,法号宗泐,字季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俗姓陈,名嗣宗。 释智朋在幼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来拜见径山寺的虚堂智愚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佛法。他在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德行如同木棒,教导并指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智慧如同一杯热茶,温暖人心让人清醒。这些都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来传达深奥的哲学道理。这些教诲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无尽的哲学和智慧。 从远古时代的那些传说中,我们感受到道德与智慧的威严和力量,无一遗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就像深山中到处开放的菊花一样,道德与智慧无处不在,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
去完善
释义
德山棒:德山即德山宣鉴禅师,禅宗临济宗的创始人之一。“德山棒”是指他勘验学人的手段,即用棒击打说话不恰当的人,以警醒其认知。 临济喝:临济即临济义玄禅师,他是禅宗临济宗的创立者。“临济喝”指的是他用大声喝斥来显示佛法真谛,是一种激励禅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学方式。 云门饼:云门即云门文偃禅师,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创始人。“云门饼”是指云门文偃的公案故事。据说有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云门答曰:“包饺子吃!”这个故事寓意着平常心即道。 赵州茶:赵州指赵州从谂禅师,他是禅宗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禅师。“赵州茶”指的是他的一个公案故事。有人问他什么是道,他从谂说:“吃茶去!”这个故事意味着日常生活就是道的体现。 威音那畔:威音是佛教传说中的过去佛之名。“威音那畔”意指遥远的古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公案的诗词。"德山棒,临济喝"指的是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两位禅宗大师的教诲方式,分别用棒子和喝声来启发弟子领悟禅理。"拗曲作直"则寓意着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指人心。 "云门餅,赵州茶"则是云门文偃和赵州从谂两位禅宗大师的日常行为,前者以餅作为示法,后者则以茶待客,他们都以平常生活中的事物来传达禅宗的哲理。"特地周遮"意味着故意拐弯抹角,不直接言明,让弟子自己去领悟。 "威音那畔,毫发不差"指的是在遥远的过去,威音王如来时代,佛法的传授是没有丝毫差错的。"山中是处有黄花"则寓意着佛教的真谛在山中,就像满山的黄花一样普世存在。整首诗词表达了禅宗公案中以生活化的手法启迪众生,使他们感悟佛法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二》是宋代著名僧人释智朋所作。释智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他是一位富有哲学思想的高僧,在当时佛教界有着较高的声望。他的诗歌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基调,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简练的文字表现深邃的意境。 在释智朋生活的时期,正值宋朝初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的佛教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和推广,许多高僧纷纷涌现,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宋学”。释智朋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修行的过程中,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哲学的独特见解。 在这首《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二》中,释智朋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佛法的领悟。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同时又寓含着深深的哲理。这首诗正是释智朋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人生思考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