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女们过来测试我,试图用花朵沾染我的衣裳。但我心中的平静并没有被扰乱,仍然捧着原来的花儿回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季兰:即唐朝著名女诗人李冶。
2. 皎然:唐朝诗僧,与李冶交好。
3. 天女:比喻李季兰。
4. 禅心:指清心寡欲的心境。
5. 起:引发,激起。
6. 捧:拿着。
7. 旧花:暗喻自己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答李季兰》的诗意是:犹如仙女来临,有意用鲜花试探我,然而我的禅心静如止水,不受丝毫影响,只是依旧捧着那些凋谢的花朵离去。这首诗歌展示了诗人皎然面对诱惑时的坚定态度和超脱心境,通过对“天女”和“禅心”的形象描绘,传达出他对于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742年左右的唐朝,一个名叫皎然的诗人以一首名为《答李季兰》的诗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热议的对象。这首诗是皎然对友人李季兰的回应,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鼎盛阶段,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尤为兴盛。此时的皎然正值中年,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起伏,既有早年为官的辉煌,也有后来隐退山林的平淡。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具备了独特的审美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那个时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男女之间的交往并不像后世那样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皎然与李季兰这样的女性文友交往也是正常现象。他们的友情建立在共同的文学兴趣和对人生哲学的探讨上,这种超越性别、年龄的真挚情感在他们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