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满酌蓬莱酒。
最苦是、中年作恶,送人时候。
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
卷起潮头无丈尺,甚扁舟、拍上三江口。
明月冷,载归否。
分携欲折无垂柳。
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
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
况目断、孤鸿去后。
玉样松鲈今正美,想子真、微笑还招手。
且为我,饮三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满倒一杯美酒。最痛苦的是,在中年的时候,给别人送行的时候。一夜之间,寒风把石头吹裂,连梅花都感到害怕而变得消瘦,衣袖间透着寒冷的气息。江面的波涛汹涌起来,一艘小船拍打着三江口。月亮冷冷地照耀着,你是否正载着它归来?离别时想要折断垂柳,却无法实现。独自登上高楼,眉毛不禁皱起。海天空阔,无处可问,一切事情都无法回头。何况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孤独的鸿雁飞过。现在的鱼和松树如玉般鲜美,想象着你微笑并招手。请给我斟满三杯酒吧。
去完善
释义
1. 蓬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这里代指有美酒的地方。
2. 作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3. 朔风:北风,寒风。
4. 石裂:形容天气寒冷导致石头开裂。
5. 梅花也瘦:形容梅花在严寒中枯萎。
6. 衣袂:衣服的袖子,这里指代穿着衣物的人。
7. 严霜:寒冷的霜冻。
8. 潮头:潮水涌来的地方,这里形容波浪的高度。
9. 三江口:三江交汇的地方,这里指代江河。
10. 明月冷,载归否: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关心与担忧。
11. 分携欲折无垂柳:形容分别时的难舍之情。
12. 层楼徙倚:在高楼上徘徊。
13. 海阔天高:形容天地广阔,无法找到友人所在的遥远地方。
14. 万事不堪回首:表示回想起过去的往事让人痛苦不堪。
15. 孤鸿:孤独的大雁,这里指友人的离去。
16. 玉样松鲈:指美味的鱼肉。
17. 子真:可能是诗人的朋友的名字。
18. 饮三斗:指畅饮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词。诗人借用了蓬莱、朔风、梅花、潮头、扁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寒冷冬日中送别友人的情景。“满酌蓬莱酒”一句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他对友情的珍视。“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通过形象的比喻,使人们感受到凛冽冬日的严寒和离别的愁绪。接着诗人又以潮头、扁舟等意象表达了别离的场景,体现出友人离去的决绝以及诗人心中的无奈。下阕则从离别后的情境展开,“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况目断、孤鸿去后”,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处,诗人想象与友人重逢的画面,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词情感丰富,手法高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词人赵以夫的一首名篇,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这首词反映了词人在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对个人命运和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在赵以夫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一隅,面临着金国的军事威胁。南宋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激烈,赵以夫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词人,对国家的现实状况深感忧虑。他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在《贺新郎》中,赵以夫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用"英雄事"来形容古代的英雄人物,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忠诚的信仰。然而,词人也意识到现实中的英雄往往被埋没,这使他不禁发出"叹人生、得丧何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贺新郎》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词作,它反映了赵以夫在南宋时期的人生际遇和社会背景。这首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