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

标题包含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
醉醉。醉击珊瑚碎。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 夜寒我醉谁扶我。应抱瑶琴卧。清清。揽月吟风不用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Claire_5671
去完善

译文
沉浸在美酒之中。醉醺醺地敲碎了珊瑚。花朵盛开。先向春光借一点温暖给那卖酒的店家。 寒冷的夜晚,喝醉了谁又来扶持我?应该抱着那把瑶琴躺着。清醒时刻,揽住明月吹拂着微风并不需要人来帮忙。
Claire_5671
去完善
释义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是北宋词人毛滂所作。这首词描绘了冬夜宴饮的情景。以下是对词中重点词句的注释: 1. 醉醉。醉击珊瑚碎:描述词人在宴会上的豪饮之态。“醉击珊瑚碎”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的醉酒狂欢。 2. 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春天即将来临,这里的“春光”暗示春天的到来。用“先借春光与酒家”来表达词人对春日美景的期待和对饮酒生活的热爱。 3. 夜寒我醉谁扶我:这句表达出冬夜寒冷,而词人已经陶醉得无法自理。“扶我”体现了词人在宴会中的忘我状态。 4. 应抱瑶琴卧:这里描述词人在醉酒后的休息姿态,把瑶琴抱在怀中,仿佛在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5. 清清。揽月吟风不用人:形容词人在月光下独自在风中吟唱,并不需要他人的陪伴。表达了词人对孤独和自我陶醉的向往。
Claire_5671
去完善
赏析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是宋代词人毛滂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冬夜宴会上饮酒赋诗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醉醉。醉击珊瑚碎。”词人以醉酒的形象开篇,表现出宴会的热烈气氛。同时,这里的“醉”也暗示了词人的豪放不羁和洒脱气质。 “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这是词人对宴会场景的描绘,鲜花盛开,春意盎然,仿佛是将春天的美景借给了酒家,使得宴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下片则进一步展现了词人的豪放个性和高洁情操。“夜寒我醉谁扶我。应抱瑶琴卧。”虽然夜色寒冷,但词人却独善其身,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即使有人相扶,也不愿意离开。 最后一句“清清。揽月吟风不用人。”更突出了词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境界。他宁愿独自揽月吟风,也不愿意受到他人的束缚,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无疑是对美好人生的最高追求。
Claire_567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是北宋词人毛滂的一首名篇。此词创作于北宋末期,公元1098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词时,毛滂正生活于繁华的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当时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在这表象之下,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朝政日渐腐朽,官员腐败严重,民间疾苦繁多,各类社会矛盾积压已久,为日后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位颇具才华的词人,毛滂以敏锐的艺术感知,洞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离愁、感世伤时之情,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借词抒发内心的忧虑,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
Claire_567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