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
深院月斜人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此刻,庭院深深,明月西斜,四周一片寂静,唯有思绪仍在心头萦绕。
去完善
释义
笙歌:泛指音乐歌舞;酒初醒:刚刚从醉酒状态中清醒过来。
去完善
赏析
上片着重刻画了一位淡妆女子的形象,通过对她的发型、妆容以及体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美感。“飞絮游丝”一句,则巧妙地将视觉形象转为抽象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情感的复杂多变。下片转入内心独白,“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于情感纠葛的矛盾心理——既渴望亲近,又害怕因此带来的痛苦。最后两句“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则借助场景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孤寂冷清的氛围,使全词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整体而言,该词语言优美含蓄,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词婉约派的艺术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作者司马光虽以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名世,但其文学造诣亦不容小觑。此词写于他仕途较为顺遂的中年阶段,正值人生阅历丰富、情感深沉之时。词中描绘了一位妆容淡雅、身姿轻盈的女子,实则是借描写佳人来抒发自己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在笙歌燕舞、酒醒人散之后,面对深院斜月,静谧无声,更显出繁华过后的寂寥与思考,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超然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