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亚献用《正安》。
阳丘其高,神祇并位。
既奠厥玉,既奉厥醴。
亦有嘉德,克相毖祀。
旨酒载爵,以成熙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丘高高立,神明居此境。
献上白玉礼,虔诚奉酒浆。
德行高尚者,祭祀当陪同。
美酒斟满杯,气氛欢乐浓。
去完善
释义
阳丘:古代的祭坛。
神祇:指天地之神。
并位:指在祭祀时神的牌位位置。
奠厥玉:指放置玉石作为祭祀的供品。
奉厥醴:指献上美酒作为祭祀的饮料。
嘉德:美好的品德。
克相毖祀:能够辅助、参与祭祀。
旨酒载爵:意思是将醇美的酒盛在礼器中献给神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是南宋时期的一首描写祭天仪式的诗歌。首句“阳丘其高,神祇并位”描述了祭祀地点的高峻和庄重,暗示了祭祀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接下来的诗句“既奠厥玉,既奉厥醴”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仪式动作,如放置祭品、供奉美酒等。而“亦有嘉德,克相毖祀”则强调了祭祀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旨酒载爵,以成熙事”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盛大场面,强调通过这样的仪式来祈求神灵的庇佑。整首诗语言华美,情感深沉,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亚献用《正安》。》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描绘祭祀场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即公元1158年。在这一年里,杨万里作为朝廷官员,参与了皇家祭祀活动。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初期,战乱平息后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皇帝赵构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皇室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国泰民安。
在人生际遇方面,杨万里当时正处于中年,他的文学成就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历任地方官吏,关注民生,提倡务实政策。参加这次祭祀活动,使他对国家的繁荣昌盛有了更深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