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赴东都别牡丹

标题包含
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年-837年),字壳士,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令狐楚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史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离别家园十年后再次看到家中的小花坛,紫色的花瓣即将绽放又面临着离家的时刻。骑上马儿离开家门回头看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繁华的京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令狐楚:唐朝大臣,文学家。 2. 十年:表示一段时间。 3. 小庭花:指家中的牡丹花。 4. 紫萼:牡丹花的别称。 5. 京华:指国都长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赴东都别牡丹》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首句“十年不见小庭花”表达了诗人与牡丹花的深厚感情,十年未见,更显出这次离别的沉重。第二句“紫萼临开又别家”中,“紫萼”指的是牡丹花瓣,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牡丹盛开的时候却要离开,更加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第三句“上马出门回首望”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离家时的情景,他上了马,却忍不住回头张望,表现出他对牡丹和家园的不舍之情。最后一句“何时更得到京华”则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再次回到这个美丽的牡丹花园,见到他深爱的花朵。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自己的离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赴东都别牡丹》是唐代著名文人令狐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27年,正值唐文宗在位期间。当时,令狐楚因受到朝中权臣的排挤,被贬为洛阳留守,这使他深感失落和无奈。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势已经逐渐衰落,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然而,民间文化艺术却仍然保持着繁荣的势头。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牡丹作为洛阳的市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富贵、华丽和美好。 在离开洛阳之前,令狐楚以牡丹为题,写下了这首《赴东都别牡丹》。诗中表达了对洛阳生活的留恋和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