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
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愁绪似乎萦绕在绿杨树的影子里,在海棠花盛开的亭子旁边,又或者停留在红杏枝头。
去完善
释义
午窗:午后的窗户;莺声巧:黄莺啼鸣婉转动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上片开篇点明时节,“迟迟春日弄轻柔”一句既写出春光的美好,又暗含时间缓缓流逝的惆怅。“花径暗香流”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的浓郁,而“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则将情绪转向低沉,暗示词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伤。
下片由景入情,“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巧妙地借助莺啼引出“春愁”,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结尾三句“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用排比手法,将愁绪寄托于眼前所见之景,形成一种余韵悠长的效果。
整体来看,全词语言清新雅致,意境优美含蓄,情景交融,展现了朱淑真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升华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令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朱淑真是一位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的女词人。此时她已嫁为人妇,但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内心充满愁苦。在一个暮春时节,清明刚过,她独自徘徊于花园小径,感受着春光渐逝,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凄美的词作。词中流露出对美好春光的眷恋,以及难以言说的闺中愁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