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向巨源送行韵
世事无穷生有涯,羞将白发对黄花。
一江秋水涵初雁,万里暮天飞落霞。
昔日自怜长作客,今朝方喜得还家。
尊前话别宁辞醉,后夜相思月满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有限而世事无穷,实在不忍以满头白发面对那怒放的黄花。一片江水映照新来的大雁,万里高空晚霞纷飞。曾经的我总是离家远行,如今终于可以回到家人身旁。在告别宴上我们尽情畅饮,不留遗憾;日后夜夜的思念寄托在那铺满月光的沙滩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2. 和:指以诗唱和,即以原诗的韵律做答诗。
3. 向巨源:可能是人名,暂无其他详细信息。
4. 生有涯:生命的有限。
5. 黄花:此处指菊花。
6. 涵:包容、包含的意思。
7. 初雁:新来的大雁,这里可能指的是秋天南飞的大雁。
8. 暮天:傍晚的天空。
9. 飞落霞:形容晚霞如飞落的彩霞。
10. 昔曰自怜长作客:过去常常自我怜悯长期在外漂泊。
11. 今朝方喜得还家:现在才高兴地回到了家乡。
12. 宁辞醉:宁愿多喝几杯酒告别。
13. 后夜相思月满沙:今夜过后,我将因对你的思念而仰望满天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首联指出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使白发苍苍的自己不敢面对黄花之盛。颔联以江水、落霞为象征,展示了广阔的自然景象,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思绪。颈联回忆过去的飘泊不定,如今终于得以回乡,倍感欣慰。尾联设想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在离别前的聚会中不必推辞畅饮,但以后的夜晚将会在月下的沙滩上思念友人。整首诗以深秋为背景,抒发了人生无常、友情珍贵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和向巨源送行韵》是南宋诗人吴芾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公元11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文人墨客多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吴芾在南宋为官多年,历任知州、尚书等职,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了解。他与向巨源交情深厚,在这首诗中,他以送行为契机,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吴芾以“九日”为引子,借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同时,他还通过对国家政治的讽刺和批判,揭示了当时的时代危机,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