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波媚·眼儿媚

标题包含
秋波媚·眼儿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陆宰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母亲唐氏也是一位才女。陆游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家庭熏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那灞桥边如烟的柳树,曲江畔的池塘与楼阁,似乎都在等待着人们的归来。
去完善
释义
灞桥:位于长安东,古人折柳送别之处;曲江:唐代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通过对秋日边塞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上片通过“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紧张的气氛,反映了作者身处战场的沉重心情。“悲歌击筑,凭高酹酒”,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下片笔锋一转,“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借月亮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及追求。最后三句“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将视线拉回到遥远的故乡,透露出作者渴望安宁生活、期盼家人团聚的愿望。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陆游深邃的思想感情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陆游身处边塞之时。彼时陆游已过中年,历经仕途坎坷与家国忧患,他一生力主抗金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打压。此词写于秋季,当时陆游在军中任职,面对边城萧瑟秋景,耳闻角声悲鸣,内心涌起复杂情感。既有对山河破碎的痛惜,又有壮志未酬的慨叹,同时也寄托了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