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怨莺新语涩,双蝶鬬飞高。
作个名春恨,浮生百倍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抱怨黄莺啼鸣之声生涩难懂,看双飞蝴蝶翩翩舞姿正欢。为了博得春光美誉,一生都在努力付出百倍的辛劳。
去完善
释义
《春思》: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五言诗。
1. 怨莺新语涩:这句诗描述了春天的黄莺啼叫声似乎有些生涩。"怨莺",指发出哀怨声音的黄莺鸟;"新语涩",形容新来的黄莺鸣叫得不太熟练或婉转。
2. 双蝶鬭飞高:这句诗描绘了两只蝴蝶在高空争斗飞舞的情景。"双蝶",指两只蝴蝶;"闘飞高",形容两只蝴蝶在空中翻飞争艳。
3. 作个名春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春天的美好而感到忧郁的情感。"作个",意为引发一种情绪;"名春恨",指以春天为背景的愁绪。
4. 浮生百倍劳: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在短暂人生中要经历诸多辛劳的感受。"浮生",指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百倍劳",形容众多辛苦劳累的经历。
去完善
赏析
《春思》这首诗,以莺声和双蝶作为切入点,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陆龟蒙以“怨莺新语涩”开篇,揭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中暗藏的哀愁。他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春天的新芽、花香,还提醒人们留意其中的痛苦。同时,“双蝶鬬飞高”这一句也暗示了人们在世间纷争中的纠缠不休。这两句诗构成了全诗的背景和基调。
接下来的两句——“作个名春恨,浮生百倍劳”——是陆龟蒙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他提出,一个名为春天的情感,似乎让人们在生活中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努力。这里提到的“名春恨”,即指人们在春天的美好景致中感受到的哀愁。然而,正是这种哀愁,让生命充满了奋斗的意愿和努力。
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寓情于景的手法。在展示春天的美丽的同时,诗人也让我们思考,那些看似明媚的春天背后,可能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所察觉的痛苦。因此,当我们阅读这首诗时,会不禁产生共鸣,仿佛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这就是诗人以诗言志的魅力所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71年,正值唐朝末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诗人陆龟蒙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对朝廷的忧虑。
陆龟蒙此时正担任祠部员外郎一职,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和百姓的苦难。在这个时期,唐朝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经济衰退,百姓生活困苦。陆龟蒙在《春思》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