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康德的伪善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纯粹道德原则里面偷运进感性的动机,从而颠倒纯粹理性和感性需要的关系,打着道德的旗号为私下的感性欲求服务,这就是Gleisnerei,即道貌岸然式的伪善;另一个是伪装出一副虔诚的态度,靠自轻自贱和奴颜卑膝来获得有权势者的宠爱和宽恕,这就是Heuchlerei,即谄媚逢迎式的伪善。前者偏重于道德行为上的伪善,后者偏重于虔诚态度上的伪善。黑格尔着重对后者进行了探讨,并且把它的根源引向康德自己所不自知的那种伪善,即对抽象道德律的“良心”的过分倚重。

—— 邓晓芒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