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自身来看,不论是我们这一代,还是后来者,进入城市后,大都背负着家庭出身带来的沉重的物质和精神重负,长时间游走于都市和乡村之间的边缘地带。在大学里,他们身上带着“土气”,见识没有城里学生那么宽广,还有些狭隘;他们普遍贫穷,不能像城里同学那样过着时尚光鲜的生活;不像城里同学有那么多的个人才艺表现自己,时间长了,容易变得压抑、自卑。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生活,除了像别人一样承担着房价、结婚生子的压力外,还要回报乡下老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农村家庭供养一人上大学,通常是要举全家之力的,回报是其义不容辞的道义上的责任。大学毕业,正值婚配年龄,而农村大学毕业生有着明显的劣势。他们不能像城市青年那样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反而要“反哺”父母。
——
黄开发 《从消逝的村庄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