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姆朗・萨罗希 埃姆朗・萨罗希,1947年出生于德黑兰。1966年,萨罗希开始在伊朗诗坛权威刊物《撷英》杂志上发表诗歌,之后相继出版了诗集《在水中哭泣》(1974)、《雾中的列车》(1976)、《半路上的车站》(1977)、《第十七个》(1979)。萨罗希这时期的诗歌以社会讽刺诗著称,被誉为“伊朗诗界的阿凡提”。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萨罗希进入了诗歌创作的彷徨时期。1992年岁末,萨罗希在读了《一千零一夜》之后,创作灵感喷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当时发表在各种诗刊上,产生很大反响,后来在2001年结集出版,名为《一千零一面镜子》。该诗集是萨罗希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转向,走向哲理化,蕴涵着浓厚的伊朗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该诗集使萨罗希在伊朗诗坛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伊朗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1994年,美国出版了萨罗希诗歌专辑《恋曲》。1999年,瑞典出版了《埃姆朗・萨罗希诗歌选》,萨罗希应邀出席了该书的首发仪式,并在瑞典六个城市做巡回演讲和诗歌朗诵。2000年,萨罗希出版了诗集《晨风吹拂》和《突然一瞥》。2003年,又出版诗集《以我的小名直呼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