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一个叫金溪的地方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仲永家世代以耕田为生。他长到五岁的时候,连书写工具都不认识。忽然有一天,方仲永却哭着向父亲索要这些东西。
父亲感到很奇怪,就从邻居那里借来了儿子想要的东西。方仲永挥毫取墨,立刻题诗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全乡的秀才都慕名来观赏。从那以后,只要人们指定事物让方仲永作诗,他都可以一气呵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让人称道的地方。
人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对他的父亲以礼相待。有人甚至还花钱来购买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不让他进一步学习。
明道年间,王安石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那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王安石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