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下载APP
名人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书籍名句
书籍
古诗词
电影台词
动漫台词
连续剧台词
台词
AI
登录
扫码关注句子控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大家都在搜“文笔挑战”
大家都在搜“巨蟹座”
大家都在搜“旅行”
大家都在搜“暑假”
大家都在搜“希望”
大家都在搜“感情”
大家都在搜“英文”
大家都在搜“离别”
大家都在搜“双子座”
大家都在搜“情感”
大家都在搜“生活”
大家都在搜“失恋”
大家都在搜“自律”
大家都在搜“正能量”
大家都在搜“哲理”
大家都在搜“六月”
大家都在搜“暗恋”
大家都在搜“感悟”
大家都在搜“优美”
大家都在搜“读书笔记”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共收录21条的句子
日期:2018-06-24
相关推荐:
我到底上了谁的婚车
《饮冰室诗话》
《相遇终有时》
简介:暂无
编辑
01.
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2.
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阴魔,或起不起是烦恼魔;我正法中无如是事。曰:一心三观义又如何?师曰:过去心已过去,未来心未至,现在心无住,于其中间,更用何心起观?若有心观,是常见法;若无心观,是断见法;亦有亦无,成二见法。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3.
▲▲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又云。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 ▲▲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4.
▲▲随心所造一切恶业。即有地狱。若心无染。自性空故。即无地狱。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5.
▲▲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 ▲▲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知二性空。即是解脱。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6.
▲▲佛性虽随众生同入。是众生自受罪苦。佛性元来不受。众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坏。佛性者。是无相。无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无有坏者。 ▲▲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观察智。能令诸根随时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7.
▲▲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二性空故。即是圣情。 ▲▲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色即空。即凡即圣。是顿悟。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善法者是无染漏心。 ▲▲佛戒者。清净心是也。过去诸佛皆修清净无受行。 ▲▲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后。若据寂灭法。是法先佛后。若据文字法。是佛先法后。一切诸佛。皆因寂灭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后。 ▲▲言行相违。即是说通宗不通。言行无差。即是说通宗亦通。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8.
▲▲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 ▲▲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是真无为法也。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09.
▲▲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是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 ▲▲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 ▲▲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若了此义者。即知无证也。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也。名为外道。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0.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若不随声色动念,不逐相貌生解,自然无事。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1.
▲▲布施却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2.
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不见一法生灭相,不见一法去来相,遍十方界,无一微尘许不是自家财宝;但自仔细观察自心一体三宝,常自现前,无可疑虑,莫寻思、莫求觅,心性本来清净。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3.
▲▲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也。 ▲▲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来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4.
▲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即名无住心。无住心者是佛心。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不见有无。即真解脱。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5.
▲▲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6.
▲▲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你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7.
求住正法者是邪,何以故?法无邪正故。曰:云何得作佛去?师曰:不用舍众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脱否?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法过语言文字,不用数句中求;法非过现未来,不可以因果中契;法过一切,不可比对;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非离世间而求解脱。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8.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一切处无心者。无憎爱心是。言憎爱者。见好事不起爱心。即名无爱心也。见恶事亦不起憎心。即名无憎心也。无爱者。即名无染心。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19.
▲▲佛性虽随众生同入。是众生自受罪苦。佛性元来不受。众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坏。佛性者。是无相。无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无有坏者。 ▲▲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观察智。能令诸根随时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20.
▲▲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21.
▲▲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磐。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不起爱憎。是二性空。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
—— 仁德上人《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摘录》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
相关推荐
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
小众个性签名50句
苏童的名言
王朔的名言
关于有趣的句子
关于人情世故的句子
《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的经典台词
《心灵捕手》的经典台词
《楚门的世界》的经典台词
《夜莺与玫瑰》
《百年孤独》
《理想国》
古典诗词的浪漫
不烂大街的朋友圈文案
沙雕的加好友文案
元宵节祝福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