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四十自述》
共收录3条的句子
作者:胡适
简介:《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 在本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鲜活的胡适。 《四十自述》是已届不惑的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胡适从教育者的视角、以严谨的“史学训练”的态度,对个人教育经历与教育事件进行叙述。《四十自述》是“谨严的历史叙述”文本,也是谨严的教育叙事文本,主要叙述家庭教育、读书、师友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四十自述》叙述胡适九年的家庭生活,着重描述长辈的期望、家风的熏陶与家学的影响,这些描述传达胡适的家庭教育思想,既有显在的观点,也有隐含的思想。家庭期望引导家庭幼小成员成长,家庭文化奠定个人文化特征,家学渊源是孕育个人学术思想的土壤。 胡适详尽描述他如何选书、读书、受书影响,联系自己后来的学术发展谈论幼年、少年时期所读书籍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表达他对读书的认识。胡适认为,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影响学问的积累,而学问的积累又影响对书籍的选择与读书的方法,读书是一生的休闲与事业。 胡适以深带感情的笔墨追忆他接触过的一些老师。这些追忆隐含胡适的师承观。在胡适看来,教师是影响的携带者与发送者;学生由理解、敬佩老师到跟从、接替并超越教师,进入师承链;师承是学术的薪火相传,师承的实现须经历从师、选择、超越这三个阶段,核心是超越。 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胡适将日后取得的成就追源至家庭教育、读书与师友交往。这反映胡适对家庭教育、读书、师承于个人成才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四十自述》所揭示的教育思想所在。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昵称�`儿,学名洪�U,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