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下载APP
名人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书籍名句
书籍
古诗词
电影台词
动漫台词
连续剧台词
台词
AI
登录
扫码关注句子控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大家都在搜“录取通知书”
大家都在搜“名人名言”
大家都在搜“旅行”
大家都在搜“暑假”
大家都在搜“生日”
大家都在搜“六月”
大家都在搜“中考”
大家都在搜“想见你”
大家都在搜“友谊”
大家都在搜“爱情”
大家都在搜“成长”
大家都在搜“理想”
大家都在搜“青春”
大家都在搜“搞笑”
大家都在搜“生命”
大家都在搜“浪漫”
大家都在搜“励志”
大家都在搜“朋友”
大家都在搜“治愈”
大家都在搜“勇气”
《博美早报》
共收录142条的句子
日期:2018-05-20
相关推荐:
电视剧《想见你》
《穷理查开悟书》
《人生》
简介:暂无
编辑
01.
人活到一定年龄,生活会陷入某种乏味和琐碎。这是人生自然的磨损,嫁给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旅行会让人经历超越自我的体验,让欲望得到缓慢的释放;两个人的旅行,会让你们的感情得到一次全新的氧化和维护,历久弥新。你们暂时脱离婆媳问题、学区房苦恼、日复一日的琐碎,你们摆脱了中年危机的引力。你们不再只谈论纸尿布、咒骂上司、清算账单,你们放松下来,可以回忆一下过去的美好时光,曾经有过的梦想,那些久违的甜蜜会重新爬上心头。与你携手在人间,看未知风景。这个世界,每一个人每一片叶子每一种颜色,就只为我们而演。天光渐暗直到没了颜色,风吹过来,恍惚间,我们感到冷意,你拥我入怀的一瞬,熟悉的人,也有了新的气息。我想懂你的人生,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你一起,去看你路过的风景。
—— 《博美早报》
02.
说话直,跟情商低、没教养是两回事。嘴贱放稿子里是特色,放社交里就是傻逼。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滴就泛滥的便宜事儿啊。对你好,不是让你蹬鼻子上脸的。你老实厚道,人家觉得你人傻可欺。你精明强干,人家觉得你心怀不轨。你插科打诨,人家觉得你没脸没皮。你不言不语,人家觉得你胆小怕事。你助人为乐,人家觉得你吃里扒外。你洁身自好,人家觉得你轻佻骄傲。最后你决定孤独终老了,人家还要说你冷酷无情。有时候,我宁可别人说我轻佻骄傲,说我冷酷无情,也不想做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老好人。对不起,我不想对你好了,毕竟,我连句谢谢也没落着啊!对你好,是我的优待,但不是我的义务。
—— 《博美早报》
03.
只有你变得勤奋之后,才知道以前自己有多懒散;只有你变成学霸之后,才知道以前自己学习有多渣;只要你看过很多书之后,才知道以前自己有多无知;只有你去过很多地方之后,才知道以前自己见识有多短浅。可怕的是,曾经的你,自暴自弃,还有种自己挺不错的幻觉。一旦当你真正变得好起来,你再也不想回到以前。 其实,从我们自己身上,我看到了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不要说什么命运,不要说什么无能为力。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一切都在你的选择。 龙应台在《野火集》里说: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就像有人说的,能用汗水解决的问题,就特么别用泪水。人一定要进步,你不往上走,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烂成这样。
—— 《博美早报》
04.
没有无缘无故的纵容,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任性。所有自由都需要代价去交换,所有任性都需要底气做支撑。有翻云覆雨的能力,你才能呼风唤雨。有了底气,你的任性才有霸气。 唐龙在书中写道:“我们就是这样贪恋高潮的人。憎恶自己的平庸,讨厌生活的琐碎。” 我们都讨厌自己的平庸,渴望引领生活的波澜。只是,当才华配不上任性的时候,我们引不来高潮,只有照样平庸的自己和麻木的神经。 《易经》有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我们的能力配不上我们所得时,痛苦便降临了。 所以,觉得自己生活一团糟的时候,不要想着自己可以怎么任性,要想着什么时候,怎样做才能配得上这份任性。 当你的才华撑得起你的任性的时候,你的洒脱终将人人艳羡,你的放肆也浑然天成。
—— 《博美早报》
05.
我一直觉得,中秋,是最有人情味、最温馨、最自在的传统节日。没有春节的繁琐礼节与炫耀攀比,不必长时间的铺张忙碌,也少了亲朋好友询问调查式的压力。一桌家常饭,一席家常话,一日家人情,秋高气凉,自在情浓。 人生看似很长,一转眼便翻山越岭。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唯有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能够陪伴的时光。
—— 《博美早报》
06.
在我看来,爱一个人就像做春梦,醒来发现落叶满地,不知不觉已是秋天。而嫁一个人就像对棋,入阵方知落子无悔,穷心穷力求个和局。 一千场婚姻里两千个傻逼,各有各的拎不清。睡腻了怎么办才是爱情的终极问题,可是没有答案。 为了不出问题隔三岔五睡一觉,就是婚姻。 为了完整的人生体验把大写的我缩成小写,就是婚姻。 在赢和爱之间挑选和被挑选之间找到平衡,就是婚姻。 将彼此奔放的、沾沾自喜的好意变成理所当然,就是婚姻。 把爱过成怨、情愿过成隐忍,偶尔怪自己瞎了眼,就是婚姻。
—— 《博美早报》
07.
一个大四学生写信给我,说她很伤心,因为她开了个公号写文章,这两个多月,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是23。开始她妈还看看,后来连她妈都懒得看了。她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她这么努力了,还是做不好?我问她,你以前写过文章吗?她说,上学的时候写过作文和周记,之后就没有了。我说,那你都没怎么写过,凭什么觉得自己该马上就写好呢。她说,有没有10天学好写文章的速成法?我说,我只有10年写好文章的速成法。我觉得在任何领域,没有积累至少一万小时的努力就想快速成功,都是不要脸。单说写作领域,没有写够10万字你就想谈结果,与其说你是喜欢写作,不如说你喜欢空手套白狼。我们随处可见失败者的脸,那是一张悲情的脸、自我感动的脸、怀才不遇的脸。首先,收起你对自己的同情。好好谈谈失败学?
—— 《博美早报》
08.
所有的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信息超载老话题不多说了,过去杂家、博物家在现代社会已不可能存在,即使有,也干不过谷歌度娘。知识的储存能力,人类早就被电脑完胜了,知识的搜索和链接能力,才是学习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趋势也很明显:知识碎片化。这个碎片化从3个方面开始――首先时间和空间被打碎,移动手机允许你在三站地铁里听完一本书;其次被打碎的是信息,如果你翻知乎、今日头条或者某个博客,你并不会像看一本书一样,知道前面一章讲什么的,后面即将讲什么,只能被动接受;最糟糕的其实是知识结构碎片化――你并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讲的这句话。这就是碎片化的陷阱,极大的提高了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 《博美早报》
09.
你家是打压式教育吗?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则。有些规则是摆在明面上的,例如"你必须取得好成绩"。有些则是隐晦的,例如,"孩子必须服从家长"。这些条条框框的背后是无数个"应该"和"不应该"。在许多中国传统家庭中,天性――如"自私"、"私怒"、"性欲"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使得我们的一生与羞愧感如影随形。 我们常常会觉得"我不好,我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而不是"就这件事而言,我的行为不太好"。 健康的家庭里,犯错被视为成长的机会,重点在于从中学习。在不健康的家庭里,犯错是羞耻的,而羞辱是习以为常的。"你怎么那么笨!""我就知道你做不好,就凭你?" 是啊,我们已经无法改变我们的童年,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抚慰自己的伤痛,并且不再将这些糟粕传下去。
—— 《博美早报》
10.
在中国父母眼里,分数高于一切。孩子做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就是犯罪。 那时候我们所谓的恋爱,相当简陋。无非就是早操的时候,多看他几眼。换座位的时候,希望能换到他身边。遇到不懂的题,暗搓搓地跑去问他。在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中,有一丝悸动,这就是我们全部的青春。 不管父母吵架的时候怎么撂狠话,但是一到了饭点,摆好餐具,叫那个不听话的孩子上桌的,还是他们。每次吵架,最后妥协的,也往往是他们。 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一样的,爱得更深的,才是弱者。有人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父母是你花心思最少、花时间最少,却爱你最多的人。也有人说,所谓父母之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还有人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 《博美早报》
11.
如果现在王健林开价1亿:“只要你每周读两本书,每天5点起床跑步一小时,然后从7点工作到21点。坚持三年,这1亿就归你。”你能不能做到?不用说,一定能。但如果没人跟你提前敲定这1亿合约,而是告诉你这样坚持有一天能挣大钱,你还能坚持下来吗?不用说,99%的人无法坚持下来,因为多数人的认知看不到这么远。那些一直说“道理我都懂”的人,他真的懂了道理吗?不,他不懂,如果他真的坚信这些有用,那么未来就等于向他提前开了价码,而他则会为了这些价码而坚持下去。99%的人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懂得。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别说你什么都懂,根本就没这回事。做不到,只能说明你压根不知道。你以为你明白,其实你压根没明白
—— 《博美早报》
12.
我年少时穷,傻,不解风情。你好看,精致,那么多人喜欢。我还是敢追你,单凭一腔热爱,你一笑,我就冲过去,枪浸了酒,为你打流氓,为你醉生梦死。你还是愿意爱我,就图我这个人,我一挺胸,你就扑过来长在我的胸膛上。 生活里,恶人和坏事多。就是生活本身,也不容易。你不对抗一下,哪知道什么是活着呢?下雨天,我为你挡雨。下雪天,你给我留一碗热汤。上司对你不存好意,我敢跟他拼命。我送不了你LV,你还是愿意带着我上街,把手揣进我的裤兜。 我爱你,你爱我,我陪你,你陪我,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有人在深沟,选择了一起经历风雨,谁说他们就看不到漫天的星星呢? 你把青春给了我,我的青春里也全是你。你给我一双小手。你要是不愿意,我给你买好票,送你走。
—— 《博美早报》
13.
给自己设置做某事的年龄上限,并不会因此让时间放慢脚步,只会增加更多的焦虑。这不是为自己负责,而是对岁月撒娇。对于一个忙着与上帝讨价还价的人来说,什么年龄应该认输,这真是个难题。只能说,什么年龄,都有得到与失去。这不是年龄的悲哀,而是生而为人的宿命。不要为失去的而悲伤,以为那就是年轻时的光耀;更不要因为失去,而将你并不看重的东西,加持了宝贵的光芒。失去的留不住,得到的最重要。与年轻相比,选择权更重要。能穿薄露透的时候,你在害羞;穿不了的时候,你在后悔。这是我心目中惟一可称为“输”掉的人生。人的一生,是在不断与自己做生意,无论什么年龄,我们都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当你决定,或者身不由己地要放弃一件事,一定要拿出等量的得到来交换。
—— 《博美早报》
14.
当每个人都悄悄抢跑的时候,其结果就是起跑线的不断前移。无休止的“抢跑”让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家长们常常这样给孩子打气:“再加把油,等考上大学,爸爸妈妈就不再管你的学习了!”这就是悖谬所在:拼命学习是为了将来不学习。 当前中国教育是一种缺乏自由选择权利的教育。这种素质教育“费钱”的一面,使得穷人的孩子和农村的学生被排斥在外;它“功利”的一面,使得参与其中的孩子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更为荒唐的是,大家都说孩子没有童年,都痛恨奥数和培训班,但没有人愿意退出,因为退出就意味着掉队。为什么会焦虑,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如果注定不能翻身,你肯定不会焦虑;如果地位巩固,你也不会焦虑。只有那种上不上、下不下,可上可下的状态,才会让你焦虑。
—— 《博美早报》
15.
我们总是挣扎在爱与自由之间。爱让我们亲密,自由让我们保持距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事实通常是,不懂享受自由的人,也难以得到爱的眷顾。不能承受孤独的人,也享受不了亲密关系。爱情不是最后救赎,婚姻也不是唯一依靠。它们解决不了茫然和空虚,也改变不了麻木和无趣。单身时潦草,结婚后凌乱。一个人不快乐,两个人也难幸福。人生不是数学题,不是套用了婚姻既定的公式,就能将后半生自动完成。最近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段话:愿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喝茶也喝酒。愿你有勇敢的朋友,有牛逼的对手。愿你对过往的一切情深意重,但从不回头。愿你特别美丽,特别平静,特别凶狠,也特别温柔。我想对你说,愿你有独立的自我,也有绽放的自由。能享受一个人的晚饭,也能做两个人的早餐。
—— 《博美早报》
16.
很多人困在这样的窘境里。每每想要更好的改变,但是挣扎的现状让我们只能在怪圈循环。因为我们只有更普通的人脉、教育、工作、资源等机会,所以我们不断依赖“贫穷”本身去决策,这样也就导致除了物质以外,精神上的贫困也处在了不断被再生产的尴尬里。久而久之,也就被迫塑造了我们说的“穷人思维”...因为穷,更需要安全感,因为追求安全,就更穷。 就我个人所见,穷人中比富人聪明、优秀、勤奋的,比比皆是。但是进入到不同的圈子你会发现:穷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不是关注的小话题――热点事件、钱权色。而是思考的问题不同,共享的信息不同。富人思考的,不是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赚钱,而是找到什么机会、获取什么信息来赚钱;穷人思考的,则是如何通过升级打怪,来完成个人的迭代。
—— 《博美早报》
17.
中国其实有两个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守得寂寞,就可以明媒正娶的供在正室的大房。春心荡漾,红袖添香,狐媚风流,提不上面的小妾,丫头,雅妓还有朋友的正房。爱情这种危险不确定的易燃物品,在婚姻中是完全被禁止的。前有《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后有《钗头凤》的唐琬,让自己的老公爱上了自己的女人,有失正室体面,成何体统?只能去死,郁郁而终。看清楚婚姻的本质,就不要再说婚姻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女人,也不要说婚姻是为了爱情。纵观历史,就算不甘心,我们也不得不打着脸承认:婚姻和爱情的紧密性,其实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当经济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都消失之后,结婚变成了选择而不是必须。然后还是会坚持选择结婚,多半才会是因为爱情。
—— 《博美早报》
18.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无能为力的事,就是在最没有物质能力的年纪,遇到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遗憾的莫过于,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等不起的人。有人对我说过,总有一天会发现,在现实面前,你根本没有能力说爱情。我从来不这么想。因为物质分开的人,其实没有那么相爱。我们总想以后要住多大的房子,开多好的车,去多高档的餐厅,穿多贵的衣服。可当我们真正遇见那个想要携手走完一生的人时,我们会发现,房子小点没事儿,车子破点也没事,吃的不好没事,衣服不多也没事。我唯一想要的,就是能和你在一起啊。你没钱没事儿,我养你。你不让我养你也没事儿,那你养我,养我很便宜的。女孩想要的不是男人拿来养她的钱,而是男人养她的决心。与其说,我养你啊,不如说,我对你下半生负责。
—— 《博美早报》
19.
你不思考,你的对手在替你的死亡而思考;你不加班,你的对手正在用加班来加速你的死亡;你不提前一天Deadline,那么你就将死在对手产品发布的前夜…… 因此,“来不及了”才会成为我们,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口头禅和催命符,这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沉重,沉重到所有人都无力反驳,不容置疑。 对于大部分家里没拆迁没背景没关系没积淀的普通人而言,每一个财务自由的“神话”背后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咬牙拼命。 很残酷,但鲤跃龙门从来都是拼命的姿态,你想跳出小山村小县城的家族命途,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奋斗成本,这“中国式奋斗”的现实节奏,而太多人的上台赌注,就是生命。 我不得不拼了命,才有可能跳出呱呱坠地时的“原生阶层”,仅仅是有可能。
—— 《博美早报》
20.
年轻的时候,我们拼命追求,不惜一切也要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可我现在只想要身体健康。我不希望你把自己宝贵的、无可复制的生命当成筹码,去豪赌,去交换。因为这样的代价真的太沉重。我们换不起也赌不起。成年后,我慢慢懂得,人是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也没有身心相印。唐山地震,震不到遥远的你;他人患病,始终痛不上你的身。无论肉体还是灵魂,即使血脉相连,如果自己不曾经历,何来一句“我懂”。那么,亲爱的,听我一句:别睡太晚,梦会短。别爱太满,心会暗。早点休息,真的别再熬夜了。
—— 《博美早报》
21.
爱情的本质,乃心灵战争中的一方平安之地,乃重重围困下的一处自由之乡,乃人心隔肚皮时的一份两心互信之约。只能是两心吗?不不,博爱从来都是理想。 但正如施米特所说:三人成政。只要有三个人,就难免敌我之虑,就有了政治。因此又可以说:爱情,甚至是从政治中独立出来的信仰。 它既希望不受政治的伤害――比如罗密欧与朱莉叶,白娘子和许仙;又希望得到政治的支援――比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比如同性恋者正在争取着合法权利。但后者多要加一个“愿”字,而前者的醒目标题是“现实”。 因而婚姻是政治,要多数人喜欢或容忍;爱情是信仰,个人自由,别人最好不插嘴。 (未完。下见全文。)
—— 《博美早报》
22.
大部分人区分不清“无限的可能”和“选择权”的区别。 你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理论来讲你拥有无限的可能,你可以将自己的简历包装得很好,通过招聘网站,校招,社招等方式投给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公司。而实际上,你拥有的选择权并不多,特别是有效的上升通道。 我相信一个稍微上进一点的应届毕业生,肯定是不满足于一辈子打一份工,拿一份可能20年不变的工资。所以,你要意识到,你找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有可能让你阶级上升的机会。 当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时候,你会感到绝望吗?放心,他们一定会这样做的。几年后拉开巨大差距的同龄人,不是他比你优秀多倍,而是他从不眷恋舒适区,你在享受安逸,别人不顾风雨,日夜兼程。现在偷过的懒,岁月都会加倍归还。
—— 《博美早报》
23.
人心总是向善向美的。 曾经,总是希望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圆满,总是想把每一天都过得精彩无比,但是,这世间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生活中总有太多的始料未及,也有许多事不尽如人意,平常的日子总是多得数不胜数。 譬如爱情,无论当初多么热烈的爱情,无论怎样的山盟海誓,最后都会融化在平常的一粥一饭里,融入这烟火岁月中,化作最简单的相依相伴。 其实,这凡尘人间,能够有人一直陪着,从青丝到暮年,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生,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我们又何须强求太多! 美好的一天从向善向美开始!
—— 《博美早报》
24.
孩子拿着考了59分的卷子从学校回来,把卷子给父亲看,父亲放下筷子拳打脚踢,母亲跟着一起高压加棍棒,孩子被打得鼻青脸肿。你以为孩子下一次就能及格吗?不会。孩子会把卷子藏起来不给家长看。一个优秀的下属因为失误得罪了一个客户,一桩生意被毁掉,他回到公司被领导劈头盖脸地骂,当着所有人的面被羞辱责备着。可是那个客户就会回来吗?不会,客户不仅不会回来,公司还会损失一名优秀的员工,多一个竞争对手。因为这位员工跳槽了。负能量是鞭笞这个世界的不公,而正能量是鞭笞不公后提供解决方案。那些批评不仅没让世界变好反而变坏了。得不偿失啊。所以――不以改变结果为目的的批判,就是无效的批判。不提供解决方案的责备,就是无用的责备。放弃无效的责备和批判,也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方式
—— 《博美早报》
25.
我们中有太多人都把青春奉献给了四个字: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地上了高中大学,读了研究生找了工作;按部就班地找到了男女朋友生了孩子。在别人眼中我们都是“优秀”的代名词,而你自己始料未及的是,在不断的“优秀”当中,我们却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平庸”。“当一个人的灵魂诞生在这个国家时,就会有一张大网把它罩住,防止它飞翔。你们跟我谈论民族性、语言和宗教。但是我想冲出这些牢笼。”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其他的网。其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自我放任”。这个世界的深广远超你现在想象的边际。这意味着你自身的深广也将远超你现在的想象。比想象力更难的,是按自己的价值观行动的勇气。难怪年长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 《博美早报》
26.
活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要活给自己看。一个要活给别人看。一个太想去看看世界。一个只想在家里蹲着。 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瞬间摧毁你多少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那一点宝贵的信心。那些你在心里掂量的独立、自由、梦想还有爱情,在他们眼里不值几毛钱。钱的东西只有房产证、结婚证、户口薄。每一样,都让很多人无力反驳,瞬间被拍回泥地里去了。 有多少人在家,变成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感知麻木的人。因为不能太敏锐,太敏锐会委屈,会痛,会愤怒。不是不爱,不是不心疼,是相处无能。不是家里不好,也不是城市更繁华,只是因为,想知道自己,到底能活成什么样子,只是因为,不想要一眼就能望得到死的人生。
—— 《博美早报》
27.
生活从来只有你记得你是谁,而你所做的一切,名垂千古少,遗臭万年也少,大多是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同甘共苦地活着。 我们真的不能没有你。你真的很重要。没了你,我们不知道怎么办。这些话,除了父母告诉你,你都没有太大的必要相信。工作也是,感情也是,从来不是离了谁,世界就坍塌了的事。 你要有尽心尽责的气度,也要有全身而退的坦然。世界那么大,我们都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沧海一粟而已。 所有的离别,都是终点;所有的离别,时间都会帮你解决;所有的离别,都不必太担心。 然后呢,在万千世界里,无论你遇到谁,处在哪里,你都骄傲地知道一件事,你只是你自己而已。 以及,明白最简单的道理,你,也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 《博美早报》
28.
原谅无知,是一种宽容。而原谅无耻,却是一种纵容。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那些劝你轻易说出“原谅”两个字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并未体验过你的痛入骨髓,也不曾经历你的挫骨扬灰。并不是所有的忍耐,都能换来风平浪静。也不是所有的退让,都能见到海阔天空。脾气这东西多不得,可是一点没有,也是万万不可。原谅与否,是你的权利。没有人能够替你决定,更没有人能代替你做出选择。
—— 《博美早报》
29.
内心的丰富,是我们抗拒这个同质化世界的最大力量。外界有那么多“应该”的话语;那么多轻易就能成为“美女”的方式;那么多看似一步登天的技巧;那么多让你获得浅浅的满足的机会……人如果心中没有对这个世界、自我深刻的认识,很容易陷入这个时代的最大的苦――相似之苦:太想实现自我,而愈加失去自我,结果是无穷无尽的求之不得。如今站立在我们跟前的,是一个个令人羡慕的成功故事,一个个仿若就在眼前的理想生活……好像我们真的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而当我们回到老家,看看父母的生活时,才恍若感受到时空的真实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非一隙之隔。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段封闭的历程,我们永远也无法亲身感受到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这个东西――过程的价值。
—— 博美早报《博美早报》
30.
我们总是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也许无趣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没有坚持那些有趣的活法而已。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传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将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 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 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了。坚持的人是不会失落的。最后,并非说走就走,而是该走就走。
—— 《博美早报》
查看更多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
相关推荐
晚安温馨句子
发朋友圈早安的句子
川端康成的名言
王安忆的名言
关于面对考验的句子
关于童年的句子
《霸王别姬》的经典台词
《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的经典台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经典台词
《浮生六记》
《理想国》
《百年孤独》
一些很有梗的打工人文案
不烂大街的朋友圈文案
浪漫且不烂俗的文艺句子
五月节日品牌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