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伯希和北京日记》
共收录2条的句子
简介:《伯希和北京日记》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他恰好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随时局的发展,他抽零碎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纸片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日记是零散的 、碎片化的,然而极具现场感。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出来,并且补充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位学术大师青年时代充满冒险性的东方学术之旅。 历史的研究不能不注意于搜集台前之外的幕后史料,主角之外的配角表演,政治军事外交以外的经济文化往来,正式使节会谈之外的私人交往与接触,典籍公文记载以外的私人信函日记,冠冕堂皇演说背后的流言蜚语,只要有助于历史真相的披露,就无一不是可用的史料,就无一不可以用来使历史显露其本来的真相。 ――周振鹤 《伯希和北京日记》(Carnet de Pékin 1899-1901)是伯希和的学生韩百诗(Louis Hambis)和法兰西学院图书馆馆员Duverdier根据法兰西学院收藏的伯希和笔记整理出版的。这份笔记一直与他的其他著作手稿、札记放置一处,在他身后陆续刊出。日记起于1899年8月15日至1901年6月21日止,包括了前两次的行程。入华路线是从河内到海南,再转经香港到上海……又在法租界徐家汇结识了一些知名教士和三个环游世界的旅行者。随后,他经烟台、天津,3月29日抵达北京,4月24日转道天津返回。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伯希和及其同行者正在长辛店一带。此后伯希和的北京日记就成了义和团运动亲历记,记载了对峙各方的官私消息进展。 ――王楠《伯希和的三次中国之行与早期汉学研究》,原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十期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曾从师法国汉学家E.E沙婉(1865-1918)等人学习,志力于中国学研究。 1908年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带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伯希和是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其影响遍及欧美日本及中国。然而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往,开始却并非友谊佳话,而是以让炎黄子孙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盗宝为开端。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