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马家辉的名言
共收录86条的句子
简介:马家辉(1963年-),新香江四少之一,生于香港,湾仔长大,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亦为台湾问题研究员。他是香港著名作家、文化评论人,和梁文道、林夕是香港的“卖纸三人团”,熟悉他的都叫他“马博士”。他有学院派的深厚理论根底,也有传媒人的开阔视野,更有文人的笔墨功夫。 1963年,马家辉生于香港,他是家中的独子,而后在疯子、妓女、黑社会俱全的湾仔长大。 少年时候,马家辉上课前在大排档吃早餐,身后就是打打杀杀的黑社会人,也正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从此心底一直根植着江湖情怀。 17岁,马家辉在一家小书店发现了一本谈李敖的书籍,从19岁那年起,他就疯狂地迷恋上了著名文学家李敖的作品,并且立志21岁之前写出一本关于李敖的著作。高考之后,马家辉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但是经过再三抉择,为了李敖,他放弃了徐克,选择了去台湾大学读书,念心理系。马家辉在台大读书时认识了李敖,每天下午去李敖在金兰大厦的家中,帮忙整理剪报,听李敖笑谈江湖。大二那一年,马家辉出版了《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此书成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学子竞相阅读的畅销书。李敖在阅读完《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之后,对马家辉说:“小马,我当你面这样说,背后也是这样说―――我以前研究胡适,胡适跟我说,李敖,你比我胡适更了解胡适。那我今天跟你说,你比我李敖更了解李敖”,并且在1997年的回忆录中将马家辉列为平生所交好友名单。 1997年1月,马家辉和妻儿住在台北大直,春节时节,接到高信疆的电话,邀请他去香港《明报》工作,他成了《明报》的副总编辑,且开设专栏,开始写尖刻的时评,被人们称为“贱嘴马”。
查看更多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TA的其他作品

《爱恋无声》

《爱恋无声》

这不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爱恋无声借电影起始、以爱情为题,说的其实是一位写作人的梦想与幻想。 他对爱情有过万般想象,并在实践与实践之间揣摩到梦想的边界,游人止步,独立苍茫,偶尔执笔写下对于男女情事的一些看法、一些想法、一些说法,终而结集成书,且看能否在书页以外寻得意见相同或相冲的读者。 这个写作人,名叫马家辉。 马家辉说:“这书名曰‘目迷’,因为自从让眼睛第一次盯着银幕,便迷路了,在光影丛林里回不了头;也曰‘耽美’,因为流连于光影之美,注定久久沉溺,无法自拔。” 是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但每逢夜里,独坐月前,他终究暗暗好奇爱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王安忆序说:“我们看着他如何从东城的电影院出发……奇妙的是,东城戏院前身竟然是殡仪馆,灵异传说中的鬼魅就像是他的先祖,他呢,便有了来历。一个香港男孩就这么成熟他的腿脚和心智,进入辨别是非的年代。” 林青霞序说:“一张张纸,几乎张张都能令你产生共鸣……使你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知音,使你的情感和灵魂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明暗》

《明暗》

本书是香港著名作家马家辉继《江湖有事》和《爱恋无声》之后的最新影评力作,评论所及均为当下热门的电影和电影人、文化人。从夺得奥斯卡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生死朗读》到新近电影《南京!南京!》、《天水围的日与夜》、《赤壁》、《梅兰芳》、《叶问》等;从老伍迪、西恩?潘、黑泽明谈到王家卫、徐克、许鞍华、吴宇森、陈可辛、沈殿霞、李小龙、张爱玲等。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借影像起始,写尽人间情事。银幕上下戏里戏外的人生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妙画卷。 书中除了影评,更有一些时事评论文章把马家辉的学院派理论根底、传媒人的开阔视野与文人的笔墨功夫展露无遗。从钱钟书、柏杨、高信疆谈到塞林格、苏珊?桑塔格,从一段段关于个体生活的曲折轮廓与隐约纹路中,作者写出了所寄身的民族和国家共同经历的时代,以及时代背后所有的缱绻顾念与微言大义。
《爱上几个人渣》

《爱上几个人渣》

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叁少四壮」专栏作家 马家辉最新散文集 「人渣」小说家骆以军爱上推荐! 正因曾经爱上几个人渣,始会成熟,始会懂得,始会明白眼前人并非人渣,始会珍惜眼前人。--马家辉 他冷眼旁观,却从不犬儒,他看到那浮华男女一些愚蠢行径时,也会笑骂一声:「人渣!」但你发现他是软心肠的,甚至宝爱着这些虚幻搭景里庸碌趁热闹活得起劲的人们。他本该有香港知识分子的冷和酷,但他有时却近乎浪漫地同情且理解这些「香港/湾仔」风格的「漂亮」(未必是美)。因为他自己也是漂亮的。--小说家 骆以军 《爱上几个人渣》大部分内容曾在《中国时报》「叁少四壮」专栏发表,其他则散见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报刊杂志,内容分四辑:「辑一」关于两岸叁地的文化观察与时事议论;「辑二」关于旅行,敏感细腻;「辑叁」关于生活,中年体悟,沉静动人;「辑四」关于电影,藉影抒情,观点独到。从文字到影像,从读书到行走,自成一格的文字,亦庄亦谐的态度,提供读者,一种香港特有的观看角度。
《龙头凤尾》

《龙头凤尾》

他们是互不靠近的船舶,却在同一个江湖。 在这样的时局里,每个人都背负着世界的混乱,以及混乱里的怨怼。 跟你对赌的并非其他,而是命运,只是命运。 一九三六年的中国,时局纷乱不明,内战外战一触即发,本是广东乡下一个木匠的陆北才被抛进时代的浪涛里,揉搓、碾压,沉沉浮浮。 离家去陈济棠部队当兵,无意间窥知兄弟的秘密,差点丢了性命;偷渡到香港卖苦力讨生活,又卷入一场洋人的命案;无奈之下逃到广州,经弟弟引介加入洪门……在 跟命运的对赌里,陆北才似乎总有化险为夷的运气。再次回到香港的他,改名北为南,摇身一变成为孙兴社龙头,江湖尊称的“南爷”。 但历史的赌局从来不按牌理出牌,日本人的威胁一天天迫近,上海青帮来了,汪精卫的人来了,江湖翻江倒海,而南爷心底的秘密炸弹也仿佛随时会引爆……
《死在这里也不错》

《死在这里也不错》

《死在这里也不错》不是诉说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游记,而是着力于捕捉旅途中突然冒出来的、如果不写下来便即烟消云散的念头和感觉,一件件小事,一幅幅画面,热情、敏感、豁达、谐谑、忧郁,因景生情,景去之后,情更长久。既有欧美名校学府、图书馆、书店、名人故居、身边旅伴、旧友新知、擦身而过的人间小景,别有韵致。还有旅人的各种顽症,如惧飞症、恐人症、过敏症、头痛症、怕黑、怕鬼、怕冻等等,写得幽默而惊心动魄,读来如临自身。 十七年前,作者与身边人约定,到了四十五岁,独自出门旅行一年,回来后,彼此不问去过哪里、做过什么。今天,作者四十五岁了,本来应该往前跨步,但他偏偏选择朝后回溯,闭门在家,编辑了一本行旅之书无常之收缠绵之书,反方向地实践了他跟身边人的旅行约定。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