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爱恋无声》
共收录12条的句子
作者:马家辉
简介:这不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爱恋无声借电影起始、以爱情为题,说的其实是一位写作人的梦想与幻想。 他对爱情有过万般想象,并在实践与实践之间揣摩到梦想的边界,游人止步,独立苍茫,偶尔执笔写下对于男女情事的一些看法、一些想法、一些说法,终而结集成书,且看能否在书页以外寻得意见相同或相冲的读者。 这个写作人,名叫马家辉。 马家辉说:“这书名曰‘目迷’,因为自从让眼睛第一次盯着银幕,便迷路了,在光影丛林里回不了头;也曰‘耽美’,因为流连于光影之美,注定久久沉溺,无法自拔。” 是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但每逢夜里,独坐月前,他终究暗暗好奇爱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王安忆序说:“我们看着他如何从东城的电影院出发……奇妙的是,东城戏院前身竟然是殡仪馆,灵异传说中的鬼魅就像是他的先祖,他呢,便有了来历。一个香港男孩就这么成熟他的腿脚和心智,进入辨别是非的年代。” 林青霞序说:“一张张纸,几乎张张都能令你产生共鸣……使你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知音,使你的情感和灵魂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马家辉(1963年-),新香江四少之一,生于香港,湾仔长大,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亦为台湾问题研究员。他是香港著名作家、文化评论人,和梁文道、林夕是香港的“卖纸三人团”,熟悉他的都叫他“马博士”。他有学院派的深厚理论根底,也有传媒人的开阔视野,更有文人的笔墨功夫。 1963年,马家辉生于香港,他是家中的独子,而后在疯子、妓女、黑社会俱全的湾仔长大。 少年时候,马家辉上课前在大排档吃早餐,身后就是打打杀杀的黑社会人,也正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从此心底一直根植着江湖情怀。 17岁,马家辉在一家小书店发现了一本谈李敖的书籍,从19岁那年起,他就疯狂地迷恋上了著名文学家李敖的作品,并且立志21岁之前写出一本关于李敖的著作。高考之后,马家辉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但是经过再三抉择,为了李敖,他放弃了徐克,选择了去台湾大学读书,念心理系。马家辉在台大读书时认识了李敖,每天下午去李敖在金兰大厦的家中,帮忙整理剪报,听李敖笑谈江湖。大二那一年,马家辉出版了《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此书成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学子竞相阅读的畅销书。李敖在阅读完《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之后,对马家辉说:“小马,我当你面这样说,背后也是这样说―――我以前研究胡适,胡适跟我说,李敖,你比我胡适更了解胡适。那我今天跟你说,你比我李敖更了解李敖”,并且在1997年的回忆录中将马家辉列为平生所交好友名单。 1997年1月,马家辉和妻儿住在台北大直,春节时节,接到高信疆的电话,邀请他去香港《明报》工作,他成了《明报》的副总编辑,且开设专栏,开始写尖刻的时评,被人们称为“贱嘴马”。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